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卢建科 苗春霞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第05期
[摘要] 和谐校园建设已成高校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高校承担和谐社会建设重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剖析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 高校; 和谐; 校园;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104- 02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也是新时期的战略目标[1]。在此背景下,“和谐校园”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谐校园是指高校内在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高校与其相关的外部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促使高校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实现的一种状态[2]。和谐校园建设就是使校园内部各种关系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3]。为更好地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本文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剖析。
1 内涵建设,具体表现为深刻理解与充分运用和谐理论指导校园建设
胡锦涛在2005年2月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校是由特殊人群在特定的环境下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共同体,其功能要求高校始终保持一个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态势[4]。因此,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当今高校发展的最高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充分发挥共同体的特点,我们要用创新的思维理解与运用和谐理论。
1.1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师生员工的依靠力量
首先,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党,必须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来推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其次高校党政要积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统一思想,以先进的文化促进和谐建设,以广泛的民主法治来保障和谐建设,以科技创新来引领和谐建设;最后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校园和谐人人有责、和谐校园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1.2 深刻理解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掌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
和谐校园建设主要是指以和谐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以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求师生职员工转变观念,统一认识,用科学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统领高校事业发展。高校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体现层面之一,以高校和谐辐射社会的和谐。高校和谐建设是社会和谐建设的排头兵,以校园和谐建设带动全社会的和谐建设。 1.3 以和谐校园建设为契机,稳定有序地推动学校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
通过深化产权和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整个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5]。第一,改变观念,加强对高校深化改革的认识;第二,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用规范来指导高校的改革;第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第四,正确处理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高校承载力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校园和谐、以发展巩固校园和谐、以稳定保障校园和谐。
1.4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和谐校园建设
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营造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落实[6]。建设和谐校园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保证校园内的每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而感到身心愉悦,最终实现校园里的每个人的科学的、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2 外延落实,具体表现为正确处理高校改革所发生的校园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等问题 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涉及诸多方面,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做到多方面关系的和谐,如管理制度的完善科学、人际关系的和谐、教学氛围的良好、科研平台的创新、校园文化的绿色、校园的安全稳定。
2.1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缺乏科学的管理,难以开展正常的教育工作和教学活动。但是过于强调制度的严格,受限于僵化的制度,也容易消磨人的创造欲望,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氛围压抑的局面。因此,高等学校的管理既要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规范,也要体现制度的人性化和弹性化,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将制度的科学规范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7]。“管是为了发展,是更加民主开放”,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激励高校教师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构建刚性制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统一的学校管理的和谐模式。高校在制定各岗位职责、教职工的绩效考核、教学事故的界定和处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评定等具体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发动师生员工参与讨论和修改,重要的规章制度还要通过教代会和学代会的讨论表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通过师生的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才能成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执行力度强、科学的规章制度,才能得到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支持,执行过程才会顺畅无阻,真正落到实处起到实效,营造出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
2.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等学校校园的人际关系主要有3种,即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教职员工关系[8]。首先是师生关系,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亲人和朋友一样,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和引导学生,热情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既传授知识,也引导待人接物,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在一起,把育人工作寓于教学工作的细节中。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因此,教师应努力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心态去感染和鞭策学生,培养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才。同样,学生也要尊重老师的劳动,珍惜老师的付出,形成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和谐校园氛围。其次是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相互关爱,互相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理性竞争,也要团队合作,实现团体的整体发展。通过合作促进取长补短,通过竞争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激情。在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中,不断拓展同学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谊。高等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和生活设施,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乐平台。最后是教职员工关系。因工作岗位职责不同,教职员工的工作内容不同。教师把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而教辅人员是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最优质的管理、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辅助教师完成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因此,教职员工的平等和谐相处,不仅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也有利于营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推动学校实力的全面提升。从决策层看,只有坚持统筹规划,着眼于未来,才能平衡与实现员工的价值,有效地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学校的发展热心奉献。
2.3 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不断激励全校教职工,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挥洒热情。引导教职工品德高尚、行为高雅、忠于职守、开拓进取、勤于耕耘、勇攀高峰、乐于奉献,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追求一流的教学水平,追求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社会人才。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大力倡导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勇往直前的进取意识,不断进取的创新意念,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勤奋、刻苦、团结、自强、奉献、进取、创新,为成为优秀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9]。如此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学习氛围结合在一起,形成教学相长的格局,能促使全体师生共同进步。
2.4 搭建创新的科研平台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地,科研成果是考核和谐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多年的发展,各类高校都有自己的科研特色,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科研成果是继续努力的方向。首先,整合校内科研资源,提高科研共享率;其次,建立特色鲜明、学科互动的科研平台;第三,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组织强有力的联合科研攻关队伍;最后,运用科研平台实现创新性成果,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2.5 孕育绿色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