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第五章缺氧

09年级病理生理

第五章缺氧

一、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动脉血氧分压是13.3kPa,氧含量是19ml/dl,氧饱和度是95%。有一严重贫血 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是正常人的50%,则其动脉血氧状况最接近 A.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 B.氧分压 6.6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47.5% C.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9.5ml/dl,氧饱和度 95% D.氧分压 13.3kPa,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 E.氧分压 6.6kPa, 氧含量 19ml/dl,氧饱和度 47.5%

2、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与氧含量高于正常见于 A.心力衰竭 B.呼吸衰竭 C.失血性休克 D.氰化钠中毒 E.慢性贫血

3、呼吸加深加快对下列哪一种缺氧代偿作用最大?

A.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B.静脉血掺入动脉 C.血红蛋白减少 D.低动力性休克 E.氰化钾中毒

4、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对机体的益处是

A.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血流比例 B.增加肺尖部的肺泡通气量

C.减慢血流,使Hb充分氧合 D.肺部组织液渗出增加,刺激呼吸频率加快 E.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心肌氧供。

5、单纯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对机体酸碱平衡的影响一般不包括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pH值下降 D.阴离子间隙增大 E.碱剩余增大

6、紫绀的发生是因为

A.脱氧血红蛋白比例过高,超过血红蛋白总量的1/5 B.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50g/L

C.血红蛋白性质改变,成为高铁血红蛋白,且积聚到一定量 D.流经皮肤粘膜浅表血管的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0g/ dl E.皮肤粘膜浅表组织的细胞外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达到5g/L

7、运动员与未经正规训练的人相比,对缺氧的耐受力更强,是因为运动员经过训练后 A.肺泡膜对氧气的通透性提高 B.通气/血流比例提高

C.线粒体的数量和活力提高 D.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提高 E.各组织血管密度降低,心脏负担减轻

8、低张性缺氧引起组织缺氧时,氧分压一般低于:

A.PaO2<4.00kPa(30mmHg) B.PaO2<5.33kPa(40mmHg) C.PaO2<6.67kPa(50mmHg) D.PaO2<9.33kPa(70mmHg) E.PaO2<8.00kPa(60mmHg)

9、下列关于低张性低氧血症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氧容量正常 B.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氧差含量大于正常 D.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是病因之一 E.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10、CO中毒造成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O2与脱氧Hb结合速率变慢 B.HbO2解离速度减慢

C.HbCO无携氧能力 D.CO使RBC内2,3-DPG减少 E.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项可引起肠源性发绀

A.一氧化碳中度 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 D.硫化物中毒 E.砷化物中毒

12、急性缺氧对下列血管的影响是

A.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D.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E.冠脉收缩、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13、某患者血氧容量为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 ml%,氧分压13.3kPa(10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3.5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疾病?

A.慢性支气管炎 B.矽肺 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贫血 E.氰化物中毒

14、某患者血氧容量为20ml%,动脉血氧含量15 ml%,氧分压6.7kPa(50mmHg),动-静脉氧含量差4ml%,试分析该患者发生何种类型缺氧?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混合性缺氧

15、下列哪项可引起用氧障碍性缺氧

A.CO B.亚硝酸盐 C.磺胺 D.氰化物 E.高锰酸钾

16、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主要机制是

A.右心排血量增加 B.左心功能不全 C.肺小动脉收缩 D.肺小静脉淤血 E.肺血流量增加 17、关于血氧指标的说法,下述哪项不确切

A、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Hb的浓度及Hb和O2结合的能力 B、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氧分压 C、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人气中氧分压的高低

D、血氧含量是指100m1血液中实际含有O2的毫升数 E、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1/dl

18、慢性缺氧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肝脏使红细胞生成素原生成增加

B、刺激肾小管旁间质细胞产生并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C、抑制脾和肝对红细胞的破坏

D、增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的生理效应 E、交感神经兴奋、肝脾储血库收缩 19、氰化物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

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 B、Hb与氧亲和力增高 C、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D、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E、直接损伤线粒体 20、缺氧是由于

A、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B、吸入气体氧分压降低 C、血液氧含量过低 D、血液氧容量降低 E、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氧障碍 21、无发绀的缺氧多见于

A.呼吸功能不全 B.心功能不全 C.组织用氧障碍 D.静脉血掺杂 E.窒息

22、下述对于P50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P50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B. P50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

C. P50的正常值为3.47-3.60kPa(26-27mmHg) D. P50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

E.红细胞内2,3-DPG浓度增高, P50升高 23、动脉血氧分压是指

A.100ml血液中实际含O2的毫升数 B.溶解在动脉血液中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 C.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力的大小 D.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氧分压 E.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

2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大于正常见于

A.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B.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C.亚硝酸盐中毒 D.一氧化碳中毒 E.氰化物中毒 25、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理为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严重缺氧时组织细胞损伤的机理是:

A.溶酶体膜通透性增高 B.细胞内钠离子增多 C.细胞内钙离子增多 D.自由基生成增多 E.酸性物质增多

2、左心衰竭伴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存在的缺氧类型有 A.低张性缺氧 B.血液性缺氧

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 E.以上都不是 3、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的机制是

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增加 C.静脉回流增加 D.呼吸运动增强 E.儿茶酚胺增多

4、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因素有

A.严重贫血 B.氰化物中毒

C.碳氧血红蛋白增多 D.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E.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5、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