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中医儿科学试题
A型单选题
1 .我国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最早儿科医生为 ( )
A .巫方 B .扁鹊 C .钱乙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2 .相传至今,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为 ( ) A .《山海经》 B .《诸病源候论》 C .《小儿药证直诀》 D .《颅囟经》 E .《五十二病方》 3 .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 )
A .钱乙 B .扁鹊 C .巢元方 D .张仲景 E .薛己
4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在其以下哪一著作中论小儿各科病证 221 种,列医案 1540 则。 ( ) A .《活幼口议》 B .《保婴摄要》 C .《育婴秘诀》 D .《幼幼新书》 E .《幼科发挥》 5 .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 ) A .吴鞠通 B .陈复正 C .万全 D .薛已 E .扁鹊 6 .一般将多少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 )
A . 11 岁 B . 17 岁 C . 14 岁 D . 18 岁 E . 9 岁 7 妊娠早期多少周前的胚胎期,从受精卵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伤害,造成流产或先天性畸形。 A . 4 周 B . 8 周 C . 12 周 D . 16 周 E . 6 周 8 .幼儿期一般是指 ( )
A 自出生至生后 28 天 B 1 周岁至 6 周岁C 出生 28 天后至 l 周岁D 3 周岁至 7 周岁E 7 周岁至 10 周岁 9 .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 )
A . 26cm B . 28cm C . 44cm D . 34cm E . 20cm 10 .“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 ) A .《脉经》 B .《诸病源候沦》 C .《颅囟经》 D .《温病条辨》 E .《山海经》 11 .历来儿科医家在四诊中最为重视 ( )
A .望诊 B. 闻诊 C .问诊 D .切诊 E .叩诊 12 .望神以 ( ) 最为重要。
A .望精神 B .望意识 C .望体态 D .察目 E .察舌 13 .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辨证属 ( )
A .湿热 B .寒湿 C .虚寒 D .虚热 E .气虚
14 .儿皮肤疹细稠密,色如玫瑰,热退出疹,常见于 ( ) A .风痧 B .丹痧 C .奶麻 D .荨麻疹 E .麻疹
15 .儿科对于几岁以下小儿常以看指纹作为望诊内容之一。 ( ) A . 1 B . 3 C . 4 D . 6 E . 2 16 .小儿便稀无臭多见于 ( )
A .伤食积滞 B .肠腑湿热 C .虚寒泄泻 D .肺热移肠 E .脾胃气虚 17 .小儿右胁肋下按及痞块,明显增大,属 ( )
A .脾肿大 B .粪块 C .肠痈 D .肝肿大 E .虫团 18 .汤剂处方用药总量,乳婴儿用成人量的 ( )
A . 1 / 6 B . 1 / 3-1 / 2 C . 2 / 3 D . 1 / 4 E . 3 / 5 19 .小儿气分热盛多见 ( )
A .洪脉 B .滑脉 C .数脉 D .迟脉 E .弱脉 20 .儿四肢挛急抽掣,属 ( )
A .痹证 B .痿证 C .惊风 D .寒证 E .虚证
21 .胎黄,症见面目,周身发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治疗首选方剂是 ( ) A .甘露消毒丹 B ,犀角散 C .栀子金花汤 D .栀子柏皮汤 E .茵陈蒿汤 22.病理性黄疸不包括 ( )
学习参考
. . . . .
A .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 B .黄疸 7-10 天左右渐见消退 C. 黄疸退而复现 D. 黄疸持续加深 E .黄疸 3 周后仍不消退 23 .下列哪项不属硬肿症的临床表现 ( )
A .皮肤、皮下脂肪硬化 B. 水肿 C .体温不升 D .肢体僵硬 E. 硬肿迅速坏死,形成溃疡。 24.麻疹收没期的治法是 ( )
A .辛凉透表,清宣肺卫 B .宣肺开闭,清热解毒
C .清凉解毒,佐以透发 D .养阴益气,清解余邪 E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25 .在小儿发疹性疾病中,麻疹的皮疹是 ( )
A .淡红色斑丘疹 B .猩红色斑丘疹 C .红色细小丘疹 D .玫瑰色斑丘疹 E .紫红色线状疹 26 .下列病证易并发肺炎喘嗽的是 ( )
A .风痧 B .麻疹 C .奶麻 D .丹痧 E .水痘 27 .风痧邪犯肺卫的首选方剂是 ( )
A .解肌透痧汤 D .宣毒发表汤 C .透疹凉解汤 D. 桑菊饮 E .银翘散 28 .风痧的皮疹特点是 ( )
A .淡红色斑丘疹 B .暗红色斑丘疹 C .玫瑰色斑丘疹 D .猩红色皮疹 E .红疹伴有水疱 29 .丹痧主要涉及的脏腑是 ( )
A .心肺 B .肺胃 C .心肝 D .肺脾 E .脾胃 30 .病后易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的是 ( )
A .麻疹 B .风痧 C .奶麻 D .丹痧 E .水痘 31 .丹痧总的治疗原则是 ( )
A .辛凉宣透,清热利咽 B .清热解毒,清利咽喉
C .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D .养阴生津,清热润喉 E .清热解毒,凉营透疹 32 .水痘的好发季节是 ( )
A .冬春 B .春夏 C .夏秋 D .秋冬 E .夏季 33 .水痘过程中出现高热、昏迷、抽风,其病机为 ( ) A .邪毒炽盛,内陷心肝 D .邪热人里,气营两燔
C .邪热伤阴,阴虚动风 D .邪热炽盛,热扰肝经 E .痰热内蕴,蒙蔽心包 34 .水痘的隔离期应从开始至 ( )
A .发热消退后 1 周 B .疱疹结痂后 1 周 c .全部疱疹结痂 D .疱疹消退 1 周 E .疱疹结痂后 3 天 35 .痄腮肿胀部位所属的经脉是 ( ) A .心 B .肝 C .脾 D .胆 E .肺
36 .痄腮高热不退,张口咀嚼困难,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证属 ( ) A .邪犯少阳 B ,热毒壅盛 C .邪陷心肝 D .毒窜睾腹 E .邪郁在表 37 .感冒夹滞的治法应在解表的同时佐以 ( )
A .消食导滞 B .化痰止咳 C .镇惊熄风、 D .宜肺化痰 E .清热通腑 38 .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小痰鸣,苔滑腻,证属 ( )
A .感冒夹滞 n .感冒夹惊 C .暑邪感冒 D .感冒夹痰 E .时行感冒 39 .咳嗽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 ( )
A .支气管炎 D .支气管肺炎 C .支气管哮喘 D .百日咳 E .支气管扩张
40.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少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 ( ) A .风热咳嗽 B .痰热咳嗽 C .痰湿咳嗽 D .风寒咳嗽 E. 阴虚咳嗽
41 .咳嗽痰黄,稠粘难咯,面赤唇红,口苦作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 ( ) A .痰热咳嗽 B .痰湿咳嗽 C .风热咳嗽 D .阴虚咳嗽 E .气虚咳嗽 42.气虚咳嗽的首选方剂是 ( )
A .六君子汤 B. 四君子汤 C .三子养亲汤 D .清金化痰汤 E. 沙参麦冬汤 43 .二陈汤适用于 ( )
学习参考
. . . . .
A .风寒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湿咳嗽 D .痰热咳嗽 E .阴虚咳嗽 44.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 ( ) A .《小儿药证直决》 B .《幼幼集成》 C .《幼科发挥》 D .《麻科活人全书》 E .《颅囟经》
45 .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最佳选方为 ( )
A .麻杏石甘汤 R .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C .葶苈大枣泻肺汤 D .清肺化痰汤 E 五虎汤合葶厉大枣泻肺汤 46 .参附龙牡救逆汤适用于肺炎喘嗽那个证型 ( )
A .邪陷厥阴 B .肺脾气虚 C .心阳虚袁 D .痰热闭肺 E .痰浊闭肺
47 .肺炎喘嗽,症见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应辨证为 ( ) A .心阳虚衰 B .痰热闭帅 C .风热闭肺 D .痰浊闭肺 E. 邪陷厥阴 48 .哮喘发作时的病机主要是 ( )
A .痰饮留伏,肺脾虚弱 B .肺气壅塞,痰热内盛
C .邪气犯肺,肺失宣降 D .痰气搏结,阻塞气道 E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49 .哮喘肺脾气虚型的首选方剂是 ( )
A .金匮肾气丸 B .四君子汤 C. 异功散合玉屏风散 D .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E .补中益气汤
50 .一鹅口疮患儿,口腔、舌上满布白屑,周围红甚,烦躁面赤,吮乳啼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指纹紫。证属 ( )
A .虚火上浮 B .焦热谣 C .心脾积热 D .肺胃热盛 E .脾胃湿热
51.口腔舌上白屑稀散,周围红晕不著,面白颧红,手足心热,口干不渴,舌嫩红,苔少,脉细数无力。首选方为
A .五味化毒丹 B .知柏地黄丸 C .牛黄解毒丸 D .小儿化毒丹 E .清热泻脾散 52.小儿口疮心火上炎证的首选方为 ( )
A .清热泻脾散 B. 三黄石膏汤 C .泻心导赤汤 D .凉膈散 E .半夏泻心汤
53 .患儿口舌溃疡,稀散色淡,疼痛不甚,反复发作,神疲颧红,口干不渴,舌红苔少,脉细数。 证属 ( ) A .风热乘脾 B .心火上炎 C .脾肾亏虚 D .心脾积热 E ,虚火上炎 54.下列哪个季节发生的泄泻易引起流行 ( )
A .冬春季 B .秋冬季 C .夏暑季 D .夏秋季 U .春夏季 55 .湿热泻的特点是 ( )
A .大便稀溏酸臭 B .大便清稀多沫 C .泻下急迫臭秽 D .大便稀溏不臭 E .泻下赤白脓血 56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见于 ( ) A .《幼幼集成》 B .《小儿药证直诀》 C .《景岳全书》 D .《医宗金鉴》 E. 《幼科发挥》 57 .小儿暴泻最多见于 ( )
A .伤食泻 B .风寒泻 C .脾肾阳虚泻 D .湿热泻 E .脾虚泻
58.患儿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偶有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多食后则脘腹饱胀,大便不凋,精神如常,舌苔薄白而腻。其最佳治法是 ( )
A .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B.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C .滋脾养胃,佐以助运 D .疏肝理气,运脾开胃 E .消积导滞,运脾开胃 59 .脾运失健型厌食的最佳选方是 ( )
A .养胃增液汤 B .保和丸 C .不换金正气散 D .平胃散 E .异功散加味 60 .关于食积的最早汇载见于 ( ) A .《内经》 B .《伤寒杂病沦》 C .《干金要方》 D .《诸病源候沦》 [ .《小儿药证直决》 61.《保婴撮要》所论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是 ( )
A .脾胃虚寒 B .脾肾阳虚 C .肝脾不凋 D .心脾两虚 E .肺脾气虚
62 .症见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拒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门腻,脉沉细滑、其最佳选方为 ( ) A .消乳丸 B .保和丸 C .健脾丸 D .异功散 E .不换金正气散
学习参考
. . . . .
63.疳之病名首见于 ( ) A .《内经》 B .《伤寒沦》 C .《金匮要略》 D .《千金要方》 E .《诸病源候沦》
64 .形体极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肤干瘪起皱,皮包骨头,精神萎靡,毛发干枯,口唇干燥,大 便时溏时秘,舌淡少津,脉沉细弱。其证属 ( )
A .疳气 D .疳积 C ,干疳 D .脾疳 E .肾疳 B1型选择题
A.春秋战国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时期 E.元时期 1、我国古代最早有小儿医的时代是: 2、我国儿科医案记载较早见于:
A.钱乙 B.淳于意 C.扁鹊 D.董汲 E.陈文中 3、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儿科医生是: 4、后世尊称我国儿科奠基人是:
A.《证治准绳.幼科》 B. 《小儿药证直诀》 C. 《颅囟经》D. 《小儿病源方论》 E. 《幼幼新书》 5、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6、儿科五脏辨证法首见于:
A.麻疹 B.天花 C.水痘 D.惊风 E.疳证 7、其中不属于我国古代儿科四大要证的是: 8、其中我国目前已经消灭的病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幼童期 E.儿童期 9、小儿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期是: 10、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纯阳之体 B.盛阳之体 C.稚阳之体 D.稚阴之体 E. 稚阴稚阳之体 1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明小儿为: 1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说明小儿为:
A.肺常不足 B.脾常不足 C. 心常有余 D.肾常虚 E.肝常有余 13、小儿易患感冒、咳嗽,主要责之于: 14、小儿易患疳证、泄泻,主要责之于:
A.成人量的1/6 B. 成人量的1/4 C. 成人量的1/3~1/2 D. 成人量的2/3 E. 成人量 15、乳婴儿中药用量为: 16、新生儿中药用量为:
A.心肺 B.脾肺 C.肝肺 D.肺肾 E.肺 17、感冒夹惊的病位在: 18、感冒夹滞的病位在:
A.疏风解表 B.清热解毒 C.表里双解 D.通腑泻热 E.清热利湿 19、寒包热郁证感冒的治法是: 20、寒热错杂证感冒的治法是:
A.杏苏散 B.小青龙汤 C.荆防败毒散 D.苓桂术甘汤 E.三拗汤 21、风寒咳嗽的首选方剂是: 22、风寒感冒的首选方剂是:
A.桑菊饮 B.桑杏汤 C.桑白皮汤 D.泻白散 E.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 23、风热咳嗽的首选方剂是: 24、风热闭肺的首选方剂是:
A.保和丸 B.消乳丸合大安丸 C.泻黄散 D.清热泻脾散 E.葛根芩连汤 25、伤食泻的首选方剂是: 26、湿热泻的首选方剂是:
A.大便如米泔样 B. 大便如果酱样 C. 大便如蛋花汤样 D.大便如柏油样 E. 大便有粘冻脓血
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