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工程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很开心,考研成功,这是一种鼓励,也在这里分享一些经验。 英语:

整体来看,从9月开始每天给英语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雷打不动。从10月开始每天做阅读,我坚持到了考研前一天晚上。从12月份开始我总结了作文的几个模版,我对待英语的态度是慎重的,是化零为整的。英语对待我也很怜爱啦!

1.背单词。单词对考研英语至关重要。如果陌生单词出现在文章中,或许还好,不影响做题;但如果陌生单词出现在题目中,那后果很惨!所以,既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去背,因为你别无选择!我当时给自己定的是每天早上8点-10点、晚上8点-10点必须背单词。因为当时大三下学期还有课,所以这两个时间段的课我从来没去过。记住,有得必有失,只要不影响毕业,那么什么也阻止不了我背单词的脚步!我建议不要用那些按照字母排序的单词书,因为一眼望去几十页都是以A开头的单词,背着背着都视觉疲劳、神经错乱、想吐了!最可怕的是容易把相似单词搞混!我当时用的是《一本单词》,它把考研英语按照难易程度分了五个等级,让大家有针对性的记忆,觉得挺不错的。

背的时候脑子里要有一个宏观规划,比如一星期要把第二级词汇背完,我从来不像有的人写一大堆计划,精确到分分秒秒。这样太形式主义,你会发现很多人计划写的天花乱坠,但真正做到的有几个呢。我从来都是在脑海中进行宏观规划,比如这一周都要完成什么任务,这一个月都完成什么任务,背的单词要熟练到什么程度等等,然后局部微调,一般都会超额完成任务。背的时候肯定会遗忘,这是人类的记忆规律,因此要不断的重复,每天背之后的单词时要把之前背过的迅速扫描一遍,注意不要过多的停留。有的同学背单词时喜欢边写边背,时间很宝贵,千万不要再写了,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人总共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除了前两种对记忆单词有帮助之外,其他的毫无用处,写单词无非是延长对这个单词视觉时间,但是这样时间投入与产出极其不成正比!

2.做真题。我是从五月份开始做真题,我建议做2005年之前的,因为真题很宝贵,那些近几年的留在强化阶段做。我这不主张做模拟题,因为它不论是从选文章还是从出题上都无法与真题比,很有可能把你带入歧途。我当时每天晚上

要去上党课,占用了我晚上背单词的宝贵时间,因此就利用这个时间做真题,直接看《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主要是检验一下前两个月背单词的情况和感受一下传说中的真题。做的时候,可能会错很多或者对很多,都不要有任何情绪波动,因为一切都是假象。做真题也要一遍一遍反复的做,不要觉得烦,因为每次都有新感觉,然后总结一些自己独有的套路。

3.背作文。十二月份,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把重心放在英语作文和政治上,这两项是最后在短时间效果最明显的地方。我建议背六篇不同类型的你最喜欢的作文,木糖英语考研微信里面有很多相关资料,一定要背的信手拈来,然后在这六篇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模板,最后达到以不变应万变!

4.新题型

我没太练习,因为真题很少,且不确定因素多,同样的题,我今天一个没对,过两天就全对了,但是也在蛋核英语微信上面做几个练练,知道做题方法就行了,这只是我的观点啊,不代表你也要向我这么懒……

政治:

7月考试大纲出版以后复习即可,暑期班无参加必要,有空报个冲刺班足够,大纲不用购买,各章标题就是大纲内容,真题不用买,各个辅导班做的广告宣传册里都有。大纲语言晦涩,需要做些辅助的习题,基础不好的可以看下本科的政经教材,做做题,至于毛概,邓论,您就当名人名言背吧。实在没兴趣,拿纸笔把重点条目描描,可以练就一手标准的宋体字,学有所成的话可以转到文学院。 考试前做下模拟题,比如李凡的《政治新时器》 之类的,关注下时事政治,做到了70分没有问题。万一您忽悠能力比较强,80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政治的复习:

第一阶段:首先用序列一作为教材看一遍,政治共有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与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时事。这几部分比重不同,考查的知识点类型不同,具体的可以看序列一前言有具体说明。没看完一部分自己列一下框架,有助于理解,政治虽说是背的的东西,但是首先还是先理解,才能记得更牢。在看书同时,配套做序列二练习题,巩固知识点的记忆。

第二阶段:相应的辅导班都已经开课了,如果报班,上课时老师分部分讲解

重点,以及考查的方式,做好笔记,课下把重点部分多看几遍,该背的地方就背。题型只有选择题和分析题,选择题也要多多练习,也有各种做题的技巧;分析题老师也会讲解如何写。

第三阶段:主要就是记知识点和原理,多记但不可放弃其他部分,因为不一定都能压的准,就我参加的10年的考试,肯本没怎么压中。还是靠自己呢! 我是去年三月开始专业课的复习。

首先,没什么窍诀,就一个字:看。看的遍数越多越好。我的专业要求是看两本书就是官网上公布的。从三月到六月这四个月,把它们分别通读了四遍,每本书都近百万字,并划下了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个过程当然很痛苦,但通过不断的重复阅读,你能熟悉作者的思考脉络和著作框架,对著作本身有个大端的了解。

其次,多进行思考。思考是很重要的一步。它能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秩序的知识谱系。如此你就把作者的观点变成了自己的思维观念。思考能使著作越来越薄,使你更好的消化内容,最后不管从哪个知识点进入,都能纵深于整个知识体系。

再次,多重复记忆。记忆有规律,记一次很容易忘掉。所以要不断重复,越多越好。这些方法看起来很笨,但很有用。当你对一个知识点反复串习,它就会刻在你脑海中,很难忘记。但重复不是盲目重复,而是对重要知识点的重复。所以手上一定要有一套本专业历年真题。根据真题来确定复习的重点板块。每天研究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尽管真题每年会所调整,但学校的出题风格和重点基本是确定的。只有对它有充分的积累和准备,才能有恃无恐。

最后,专业复习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练笔。这就是不断的写,把每个真题重复的写。你对观点和概念的理解与你能否进行有效的表达是两回事。不断练笔能增强你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让你在论述过程中不至于出现语词紧张。我从十一月份开始每天练笔,而且记时,规定不同题型的回答长度,比如一个名词解释五行字,一个简答一页纸,一个问答两页纸。到初试前,总共写了两百多页A4。尽管这种练习很累,手指写得发痛,最后右手中指都起了一个茧子,但它极大的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使得原来零散的知识点组织成成体系的知识谱系。

专业知识整理框架之后就是不停的背诵,反反复复。也会看一些辅导书,并

不以辅导书为主,只是辅助。在看论文的时候不仅要整理出文中用过的知识点、案例,还要整理出它的框架,想从容点的话就可以从准备初期就每天至少看一篇论文。我是10月份在学姐的指导下才知道看论文的重要性,11月,我用了20多天的整个晚上看论文,收获还是很大的。

记笔记这种东西看你自己的习惯,我觉得我的方法还是比较好的,整理真题答案的笔记不能少,按照板块来整理,然后围绕真题考过的点把背诵的东西都记上去。

也不知道我的笔记有没有同学需要,我现在已经把他们都上传到了high研APP上,而且都是免费的PDF格式,大家看看有需要的就下载下来,再打印一下好了,最后祝你们都学业有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