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解说词
我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在市政府16个部门及6个区政府进行试点,2010年在全市政府系统全面试行,2011年起正式推行,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改进机关作风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多次得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2010年6月,我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入选中央纪委监察部首次召开的“全国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经验交流会”50项书面交流材料之一。 2011年4月,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开展绩效管理的试点地区之一。2011年6月,市政府领导作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代表在全国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工作动员会上作了发言。2010年以来,这项工作已先后7次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了介绍和交流。
我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是设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市政府工作部门、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的不同职责特点,设计了两套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市政府工作部门的评估指标包括“行政业绩、行政效率、行政能力和行政成本”等4个方面约20项具体指标,对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的评估指标包括“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等4个方面约30项具体指标。指标
1
体系分成三个层级,一二级指标相对稳定,三级指标动态开放,每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做适当调整,着重突出对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民生实事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规划目标、打造“深圳质量”等落实情况的评估,更好地体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
二是建设实时动态的电子评估技术平台。开发了“深圳市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系统”和“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将绩效评估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时抓取数据和数据采集单位定期传输数据,实现数据采集、报送和评估的自动化,完成了非人力所能为的海量数据处理工作。
三是建立过程监控、综合评估和专项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年初通过指标体系、实施方案和公共服务白皮书确定工作目标,每季度通过电子评估系统采集工作进展情况并自动生成评估结果,不定期对公共服务白皮书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察访核验,每半年进行绩效状况分析并报告市政府,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相关单位并督促改进。年末开展综合评估,包括电子系统客观评估(占65%)、市委市政府领导评价(占10%)和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占25%),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单位的年度绩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生实事、自主创新、安全生产管理等特别重大的年度工作和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实行专项评估。
四是制定相对完备的法规制度。起草并提请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政府绩效评估与管理暂行办法》及3个配套文件,对
2
绩效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要求进行了规范,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科学性、规范化和公信力。
五是建立覆盖全市的工作网络。市政府成立了绩效管理委员会,市长担任主任,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监察局,从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各区、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临时机构,加强组织保障。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政府绩效管理呈现出系统化、电子化和实时化三个鲜明的特点。系统化就是从内容、方式、制度等方面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作体系,形成绩效计划、实施、评估、监控、反馈、改进和结果运用相统一的工作链条。电子化就是绩效评估的数据采集、计算处理、分析评估和结果展示等工作都依托电子评估系统完成,解决了绩效管理工作量大、操作繁琐的难题。实时化就是绩效管理与政府工作落实的过程同步进行,从年初持续到年末,融入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而不是年末一次性开展。
我市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工具和技术手段是“政府绩效电子评估与管理系统”,2006年由市绩效办联合开发公司自主研发,2007年正式投入运行。该系统把政府绩效评估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实时评估、网上调查、专项评估、预估纠偏、领导查询和指标分析6大功能。实时评估是指通过网络系统采集数据,由“政府绩效评估分析模型”根据评估规则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评估结果,每项指标及整体绩效均分别以“绿、蓝、黄、红”四色区域代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