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省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
3)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省级政府在163/169上均有站点,应用项目的实施进入良性循环。
三、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1、政府上网是应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需求
2、政府部门承担着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政府上网可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3、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
4、促进政府部门同社会各界的沟通,符合全国政府公开施政的发展趋势 5、“政府上网工程”将极大地带动国内信息产业市场,形成新的需求
第二节 政府上网工程的进展和效应
一、政府上网工程的进展 通过启动“政府上网工程”,实现我国迈入网络社会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在公众信息网上建立各级政府部门的正式站点,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和应用项目;
第二步,政府站点与政府的办公自动化联通 第三步,利用政府职能启动行业用户上网工程。 政府上网工程取得的进展: 1、 政府网站的数量迅速的增长
2、 政府部门信息化进程快速、有序推进 3、 高度重视信息和网络安全
二、政府上网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1、拉动信息化投资与消费需求
2、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增强政府透明度,促进对外开放 3、促进政府和老百姓的实时沟通 4、丰富网上中文信息资源
第三节 政府上网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上网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观念上的问题 (政府上网及信息化建设,观念转变是关键)
2、网上信息资源建设问题 (信息资源的有效组织是政府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3、网络安全问题 (安全的主要威胁有两种:一是外部侵入,二是内部破坏)
4、政府工作人员素质问题 (公务员不仅要提高政策业务水平,也要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网络应用水平、适应网络环境下工作。) 二、解决政府上网工程问题的对策
要保证政府上网工程的继续顺利进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转变观念
其次,政府上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管理也十分重要 第三,信息资源开发是政府上网的核心,信息质量是信息网络的生命 第四,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以适应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后,必须重视政府上网工程的安全问题
第七章 网络银行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
网络银行:是依托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利用渗透到全球各个角落的互联网,摈弃银行由店堂前台承接业务的传统服务方式,直接在互联网上开设的银行。
(1、网络银行为客户提供在线的、实时的、即时的服务 2、网络银行可以同时向客户提供交易支付、信贷、投资、保险、财务计划5类金融服务产品) 二、网络银行的特征
1、网络银行实现交易无纸化、业务无纸化和办公无纸化 1)所有以前传统银行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全面电子化 2)不再使用纸币,全面改变纸币为电子货币
3)一切银行业务文件和办公文件完全改为电子化文件、电子化证件和证据,签名也采用数字化签名,
4)银行与客户相互之间的纸面票据和各种书面文件过去都是邮寄的,费时、费力,在网络银行完全成为利用计算机和数据通信网传送,利用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往来结算。 2、传统银行机构虚拟化
1)传统银行机构的扩展是通过增设支行和营业网点来实现的 2)网络银行为客户带来方便
3)网络银行对于银行来说,由于服务质量提高,速度快,及时方便,安全可靠
4)网络银行对于客户方来说,步仅能够获得方便、及时、快速高质量服务,同时还会节省很对服务费,
第二节 网络银行的发展
一、企业银行与家庭银行的发展
1、企业银行与家庭银行的发展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称之为电子银行
2、电子银行的服务时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客户个人大客户而提供的,由于是通过专线和专用软件,安全性较高。
3、由于不是使用互联网,客户对银行的服务没有选择的余地,而银行对电子银行的投入和维护成本也比较高。
4、进入互联网发展阶段以后,企业银行与家庭银行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相联的电脑直接进入银行主页进行交易 二、银行TC卡的发展
网络银行发展的初期,网上银行业务与银行卡业务是相互分离的。
网上银行卡包含4个物理对象:客户、发卡银行、特约商户、认证中心;
3个虚拟对象:网上客户、网上特约商户、网上银行。
三、手机银行的发展
手机银行分三种形式:一是在电信商提供给手机用户的STK智能卡 二是使用WAP(无线应用协议)手机可以直接与互联网联接 三是通过双卡手机,使用符合ISO国际标准的银行IC卡 四、自助银行的发展
自助银行是银行设置各种电子工具,提供给广大客户自由使用、进行金融交易的服务方式。 自助银行是实体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助银行从两个方面成为网上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作为现金存取的途径,成为网上银行资金流动循环中不可缺少的补充环节;二是将自助设备与互联网联接,提供给广大客户作为进入网上银行系统的重要通道。 五、客户呼叫服务中心
客户呼叫服务中心成为实体银行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网络银行的构架
一、网络银行的业务功能
1、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环境包括客户、商家、认证中心、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管理机构。 2、网络银行一般包括三个要素:互联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基于电子通讯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基于电子通讯服务的消费者。
3、网上银行的服务一般有网上支付、个人财务管理、公司会计财务管理、网上证券交易、委托投资、发布信息、咨询等。
4、目前网上银行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关于银行的广历史、新闻等告知性介绍;二是本银行在网上提供的非实时的涉及资金支付的服务;三是真正通过互联网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查、转账、网上购物或电子贸易等实时支付。
5、网上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分为静态信息、动态信息、账户信息、在线交易4个阶段。
6、网上银行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一是间接信用卡付款 二是电子现金,又称虚拟货币 三是以电子邮件为基础,在网上设置虚拟POS代企业收款 四是用IC卡 二、网络银行的成本
网络银行的经营成本只占经营收入的15%~20%,而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了经营收入的60%.
三、网络银行的技术构成
网络银行的技术分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客户应用技术三部分。硬件技术由主机系统和终端系统构成;软件技术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客户应用技术兼有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四、网络银行的组织体制
1、网络银行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二是原有的银行建立独立的机构经营网上业务;三是将现有的银行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不独立的网上机构,配备最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拥有特别的授权以图破原有体制开展业务。
2、网上银行的机构设置一般有三种模式:①设在电脑部门,②有一个电子银行和小组,各个相关部门参与,③设在业务部门
第四节 中外银行金融电子化网络的主要差别
一、建设起点及发展速度的差别是
1、金融电子化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2、我国信息化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以电话、电报、传真为手段的普通电信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第二阶段90年代的网络化建设,有几个骨干形成网基本成形。
二、科技基础及网络意识的差别 三、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的差别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银行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我国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商业银行已发展到以服务为中心,而我国银行还是以交易为中心。 四、系统构架及技术标准的差别
1、以网上银行为例,网上银行系统构架如本章第三节所示,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二是原有的银行建立独立的机构经营网上业务;三是将现有的银行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上,建立一个不独立的网上机构,配备最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拥有特别的授权以图破原有体制开展业务。
2、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还局限于第三种,而美国等国家的银行大多属于第二种。 五、业务拓展及网络效益的差别
1、在业务种类上西方银行业务种类齐全;而我国中间业务还刚刚起步,业务品种有限。 2、在业务市场方面,西方银行市场广阔、业务资源丰富,尤其是优质资源多、企业效益好、信誉高;我国市场虽然广阔,但优质资源不多、企业效益差、AAA级企业少,资金周转率低,包袱沉重,直接影响银行的效益。
3、在服务手段上,特别是在网络资源利用上,由于银行交易量还很小、利用率低,加之网络本身的效益还有限,整体效益近期还不佳;西方银行手段齐全,有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企业银行、家庭银行和银行客户呼叫服务中心等。
第五节 我国创建网络银行的有利条件
我国相继实施的“金桥、金卡、金关”等三金工程(也称绿卡工程)
第八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
第一节 电子政务安全需求
一、电子政务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开发者留下的隐患
2、网络设备和软件本身的问题 3、管理的漏洞
二、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特点
1、网络结构通常遵从政府机构的分级设置
2、政府网络上运行有两类应用系统(一类是政府机构的信息发布系统,另一类是办公自动化系统)
政府机构各级网络联接到Internet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 国家政府中心网络通过专线接入Internet,其他各级政府局域网通过国家中心网络联接 2) 国家和各级政府局域网各自接入Internet 三、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安全要求
1、网络系统的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2、网络系统安全要求(一个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①安全控制机构有故障②系统安全定义有缺陷)
政府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在安全上应达到一下要求:1)访问控制 2)在线监视 3)及时检查 4)身份认证 5)信息加密
第二节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技术
一、访问控制
1、出入控制(主要用于阻止非授权用户进入机构或组织的物理区域;包括物理通道的控制和门的控制) 2、存取控制
1)保证系统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使用,包含三个方面:①保密性控制:保证数据资源不被非法读出;②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资源不被非法改写和读出;③有效性控制: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用户使用和破坏
2)根据控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网内控制和网间控制(网内控制:系统中设定一矩阵Uij,i:资源编号,j:用户编号;网间控制有三种方式:①基于资源的集中式控制,②基于源、目的地址的过滤管理,③网络签证技术) 二、识别与鉴别
面对攻击,安全系统至少提供识别与鉴别机制。识别就是分配给每个用户一个ID来代表用
户和进程。鉴别是根据用户的私有信息来确定用户的真实性,防止欺骗。 1、口令机制(口令机制是最常用的鉴别方法)
1)口令的方法有:①强力攻击,猜测一切可能的口令代码;②猜测可能性较大的口令;③窃取、分析系统通行字表;④伪装成系统来访问用户的口令
2)对抗口令攻击采用加密、签名和令牌等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进行口令管理,包括选择、分布、更改等。 2、数字签名
1)数字签名机制提供了一种鉴别方法,以解决伪造、抵赖、冒充和篡改等问题。数字签名采用一定的数据交换协议,使得双方能够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接收方能够鉴别发送方所宣称的身份;第二,发送方以后不能否认他发送过的数据这一事实。
2)签名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因为自己的签名难以否认,二是因为签名不易仿冒
3)数字签名与书面签名有相同之处,采用数字签名,也能确认一下两点:第一信息由签名者发送,第二信息自签发后收到为止未被作过任何修改。
4)常见的数字签名算法有三种:①RSA数字签名算法,②Rabin数字签名算法,③DSS数字签名算法 3、鉴别设备 1)智能卡
2)询问/响应系统 3)个人特征识别 三、加密技术
1、加密技术是对信息采用密码技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信息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达到目的地后在进行解密,即可以得到原来的信息 2、加密包括两个基本的元素:算法和密钥
3、数据加密技术分为两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四、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是指一个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处于企业或网络群体计算机与外界通道之间,用来加强互联网与内部网络之间安全防范的一个或一组系统。 2、防火墙设置的两条规则:一是“凡是未被准许的就是禁止的”,二是与之相反,他坚持“凡是未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第九章 电子政务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数据仓库
一、数据仓库的概念和产生的背景
1、数据仓库:是把支持决策的数据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使企业的业务操作环境和信息分析环境分离,从而有效的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
二、数据仓库的基本特性与体系结构 1、数据仓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1)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
2)数据仓库是集成数据的统一体
3)数据仓库在一定时间周期内保持稳定性 4)数据仓库比较强调时间序列性
2、作为一个系统,数据仓库至少应包括3个基本的功能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