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考前百天新课件历史一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专项五

2019年高三考前百天新课件历史一试题精选预测卷(解析版):

专项五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

1、宗教改革从德国开始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德国社会各阶层与天主教会的矛盾最尖锐 C、德国爆发闵采尔领导的农民战争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 2、〔2017年4月皖北联考14题〕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

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A、圣经高于一切B、上帝永恒 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D、信仰得救

3、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义提倡禁欲说,主要是 A、要人们忍受剥削阶级的各种盘剥 B、要人们潜心修行,成为上帝的选民 C、要人们受尽人生一切苦难来赎罪

D、维护自己在精神和世俗领域里的权威地位

4、基督教国家中,第一次赋予了每个人以信仰自由权利的现象发生在哪一个国家 A、英国B、法国C、德国D、瑞土 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否定教皇地位

6、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

A、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执权柄、互不干涉 D、教皇和君主相互依存、相互利用 7、〔2017年4月潍坊四县高二质检13题〕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新教各派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得斗争 C、早期资产阶级得反封建斗争D、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得斗争 8、〔2017年5月北京海淀区二模19题〕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

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 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9、〔2017年4月大同市一模29题〕德国天主教神学家席林〔1874—1956〕认为,为了给人类的生存提供物质资料,人类必须从事经济活动,但是经济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毋宁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上帝”,这是当时天主教经济伦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合理的是

A、己经脱离了社会发展实际B、是宗教顺应了时代的表现 C、成了福利国家的理论甚础D、挑战了西方国家社会形态 10、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称义”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 B、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C、维护了德国各阶层的利益

D、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1、卡尔文说:“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表达了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其思想符合世俗封建主的利益D、其思想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12、中世纪欧洲人民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A、出生时由牧师实行洗礼

B、在学校中学习哥白尼的日心说,进行相关的科学观测和实验 C、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由神职人员主持 D、每周都到教堂参加宗教仪式

13.(10分)【历史一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