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习目标】 1、甲骨文(∨) 【知识梳理】 一、文字的演变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因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 ”或“ ”。 期,出现统一的文字“大篆”。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

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最早源于 朝。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及成就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末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 ,他的代表作《 》,闻名于世,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 。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1、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 a.金文 b.铭文 c.甲骨文 d.楷书 3、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农历,来源于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一直被中医所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 ( )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共2页,当前第1页12 5、今天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 a.扁鹊 b.秦始皇 c.屈原 d.张仲景

6、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 ( ) a.《论语》 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⑴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⑵这一作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⑶这位伟大诗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地位? ⑷我国哪一传统节日就是纪念这位诗人的? 【拓展视野】

1.(河南安阳卷)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 a.尚未成熟的文字b.也叫“铭文” c.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原始文字

2.(河南许昌卷)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a.孔子b.孙子c.屈原d.韩非子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知识梳理】

一: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西周晚期 二:夏朝、扁鹊

三、屈原、离骚、世界文化名人 【自主检测】

选择题:b.c.a.b.a.b.

非选择题:(1)《离骚》;屈原;(2)爱国主义情感

3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3)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⑷端午节 【拓展视野】c c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