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处理器的CAN节点设计
摘要:实现了一种全集成可变带宽中频宽带低通滤波器,讨论分析了跨导放大器-电容(OTA—C)连续时间型滤波器的结构、设计和具体实现,使用外部可编程电路对所设计滤波器带宽进行控制,并利用ADS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带宽的可调范围为1~26 MHz,阻带抑制率大于35 dB,带内波纹小于0.5 dB,采用1.8 V电源,TSMC 0.18μm CMOS工艺库仿真,功耗小于21 mW,频响曲线接近理想状态。关键词:Butte
中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黄小娟 王福明 刘敏娜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ARM在嵌入式系统方面的优势和CAN总线的广泛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ARM处理器内部自带了CAN控制器,极大的方便了开发人员对CAN总线的开发。本课题是基于ARM2104的微处理器CAN总线系统节点开发,采用CAN总线可以将节点控制器直接安装在现场,数据经处理后发送到总线上,实现了信息的全数字方式传输,提高了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增加了信息的传输量。
总体设计方案
本课题中所设计的是CAN总线系统节点,系统节点结构图如图1。 图1 系统节点结构图
CAN总线系统应用要求:CAN总线接口的扩展、点对点通信。
CAN节点的设计主要是CAN通信控制器与微处理器之间、CAN总线收发器与物理总线之间的电路的设计。微控制器主要负责CAN控制器的初始化,进行与CAN控制器的数据传递,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CAN的通信协议主要由CAN控制器完成,CAN控制器主要负责将数据以CAN报文的形式传递,并进行系统
的诊断、测试以及处理CAN总线上的错误等;而CAN总线收发器是CAN控制器和CAN总线之间的接口,完成物理电平的转换,功能是增大通信距离,提高系统的瞬间抗干扰能力,保护总线,降低射频干扰(RFI)。
通常一个完整的CAN节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微控制器、CAN控制器、CAN收发器。目前广泛流行的CAN总线器件有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CAN控器,另一类是带有在片CAN的微控制器。
CAN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对于CAN节点硬件电路的的各接口电路的设计有:CAN接口电路、CPU模块、外围电路(复位电路和JATG接口电路)。其中CPU及电源电路如下图2所示:
图2 CPU及电源模块
LPC2104要使用两组电源,I/O供电电源为3.3V应用系统。首先,电源DW1将电源整流,经过C1、C3滤波,然后通过78M05将电源稳压至5V,再使用LDO芯片(低差压电源芯片)稳压输出3.3V及1.8V电压。LD0芯片采用S-1131B33UC和S-1131B18UC,其特点为输出电流大、精度高、稳定性高、功耗低。
设计中的CPU芯片与控制器SJA1000的配脚图如图3所示。
图3 模拟总线硬件图
CAN节点的软件设计
CAN节点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ARM处理器的编程和SJA1000驱动程序的设计。在硬件电路确定以后,系统控制的主要功能将依赖于软件来实现。系统能否正常可靠的工作,除了硬件的合理设计以外,与功能完善的软件设计是分不开的。
软件程序流程图如下图4所示:
图4 主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