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

尹宝虎

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都是“传统”的。如果我们把“现代文化”理解为是适合于现代工业化与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基础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那么我们依然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容已经相当“现代化”,甚至先进性。

中国人民历来把“国”与“家”相连,把“国”视为“家”的扩大,“国家”成为我们华夏子孙最为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中国鲜有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的不肖子孙。即使内忧外患最为深重的时候,中国也少有无政府状态,民族意识则往往更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再生。

儒学之所以充满了现代性,是因为它是一种世俗的社会知识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它用世俗的、建立在实用理性基础上的观点和原则,解决了西方人需要借助神才能解决的信仰问题;同时,它又通过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解决了西方文化中必须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

儒家思想及其后来的思想发展,包括吸纳融合儒、佛、道等思想而产生的宋明理学,是中国皇权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上的空想或道德上的虚伪,而是深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能的实用理论。

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这是孔子针对当时的天下乱局和人民苦难而提出的政治理想,他为了实现这一政治理想曾四处奔波、处处碰壁。儒家思想鼓励人们带着理想和道德积极入世,匡计时艰,并为此不断完善个人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这种道德理想曾激励过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和位育”,即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鼓励差异和矛盾双方和谐共存;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事万物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有发展。这种和谐思想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也会是医治当今世界种族、民

1

族和宗教冲突的良方。

较之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我们可能对一切“封建”的东西更为敏感和反感。但是,如果能够客观地比较和分析中国“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往往可以得出两者各有利弊的结论。而且令人惊叹的是,中国文化的长处恰恰是西方的不足,而中国文化的短处恰是西方的长处,这种东西文化的互补性可以发生在思想、道德、制度、社会、思维等各个层面。我们显然也不应该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来排斥现代的西方文明。如果我们以排斥西方文明来弘扬传统文化,把两者完全对立,则无异于开历史倒车,无异于拒绝工业文明、现代科技和现代市场。因此,只有在坚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西方文明成果的前提下,我们恢复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够达到最为有利的效果。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现代文化,虽然它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

但从某种意义来说,还是具有先进性的。

B.在中国人眼里,“国”是我们华夏儿女稳定而深厚的人生依附和精神家园,“国”与

“家”连在一起,“国”是“家”的扩大。

C.儒家推崇仁、孝、义、礼、智、信、勇的主张虽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理想处

处碰壁,难以实现,它是针对个体的发展而提出的。

D.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两者各有长处和短处,双方既有差异性,也有互补性,而这种

互补性可以在思想、道德等多个层面发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很少有人企图从内部分疆裂土;越是遭遇内忧外患,民

族意识则愈加强烈,民族命运屡屡浴火重生。

B.儒家思想及后来的宋明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深扎根于普通人的经验理性、极具实践功

能的实用理论,得益于它不是一种虚伪的意识。

C.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的“中和位育”思想不仅在中国具有积极意义,它对当今世界种

族、民族和宗教冲突的解决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D.我们不能排斥西方文化,不能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队里,否则,我们恢复和弘

扬传统文化就难以达到最为有利的效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问题上,中国人通过将儒学诉诸人的内在道德规范得以解决,

西方人则要通过外力强制立法才能解决。

B.中国传统文化希望矛盾双方和谐共存,思想不走极端,不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这

些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长处。

C.无数爱国的仁人志士和普通大众曾积极响应儒家的思想,积极入世,不断完善个人

2

人格修养,锻炼个体意志。

D.在中国“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两者之间,我们对待前者很敏感和反感,对待

后者则会迟钝,会充满好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并,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列坐其次次:旁边 .B.悟言一室之内悟:明白 .C.俯察品类之盛盛:繁多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本来 .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永和,文中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B.古人常用“天干”十二个字和“地支”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葵

丑”。

C.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澡,嬉游,以祈福消灾。 D.古人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时,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

把酒喝下,叫作流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第二段“是日也”领起后文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3

B.作者对这次集会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C.最后一段作者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死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从而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悲观思想。

D.序,又称叙、序言、序文、导言等。序在古代可以放在书的后面,现在一般放在书

的前面,而把放在书后面的序称为后序或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3分)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9.这首诗歌运用了大量叠词,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回答。(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___________,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 (3)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6)总角之宴,__________。 (诗经·氓) (7)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

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8)苏轼《赤壁赋》中字面上写月亮升起后,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

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1分)

远山

4

张世勤

莾莾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望着连绵的雨,老天爷仿佛也为失去一位勤劳忠厚的山民而流下了眼泪。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从未感觉到日子丝毫的单调,因为一切都有父亲在。

父亲不在了,他开始得习惯一个人出山。山路崎岖,牛车不住地颠簸。悬崖上各色的花都挂出来了,花香弥漫,鸟儿飞翔。他的心境也渐渐开朗起来。又是一个转弯,这时牛车一阵抖动。往常也都是他耪着牛,父亲坐在车上,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父亲不在了。于是,他的心里又有些悲伤,眼睛愣怔怔地望着前方。他用一根绵软的枝条轻轻抽在牛身上。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他想,牛对父亲看来也有感情了。

他也再次想起父亲。他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爹,转弯了。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很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他想,在父亲不在的日子里,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可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这么喊,是在喊谁呢?望着寡言少语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爹,转弯了。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穿着蓝裤,红红的上衣,两眼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艳的红。

她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他把木柴装车后,都要带上一点山货,常带的是一种小山果,口感好,很开胃。这些小红山果都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带着不为卖钱,而是到山外后,摊在木柴一边,供人品尝。

后来她来了问他,卖的?他说,随便让人吃的。年轻的女人就纤纤地拿起一个。红山果很美,她的动作很美,她的吃姿也很美。他看着她,大方地抓起一把,塞到她手里。

第二天,她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这个不稀罕,山里有的是,摘都摘不过来,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她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她问,山里好吗?他说,很好,山里有鸟、山鸡、野兔,山溪里还有小鱼小虾小螃蟹,山树上樱桃、葡萄、山楂、石榴……她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我叫红苗。

此后,红苗每次她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红苗穿着红红的上衣站在青树身边,年轻的面庞露着迷人的微笑。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空空的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