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智商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着( A )。
A、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B、中等程度的负相关 C、高等程度的正相关 D、无相关 2、心理异常即( D )。
A、心理不健康 B、神经病 C、严重心理问题 D、心理变态 3、对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手术的恐惧属于( B )。 A、场所恐惧症 B、特定恐惧症 C、社交恐惧症 D、环境恐惧症
4、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 A )。 A、认知目标 B、情感目标 C、意志目标 D、个性目标 5、以紧张、退缩为特点的人格障碍有( C )。 A、循环型 B、边缘型 C、依赖型 D、分裂型 6、“全人化”发展观念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 B )。
A、针对性原则 B、全面性原则 C、主体性原则 D、全体性原则
7、“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 C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苏霍姆林斯 8、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的( A )个标准。 A、10 B、9 C、8 D、7
9、为了获得家长、教师和同学等的赞许、认可和亲近而努力学习的动机叫( D )。 A、成就动机 B、求知欲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10、“理想的心理健康状态称为自我实现,即人的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这一观点是( D )提出来的。
A、松田岩男 B、麦灵格 C、英格里士 D、马斯洛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
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在人际关系指导中,应该使学生养成( ABCD )等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 A、豁达大度 B、克制忍让 C、温和亲切 D、正直诚实 2、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有( ABCD )等。
A、自我调适 B、好友倾诉 C、师长沟通 D、心理咨询 3、智力是由( ACD )等组成的有机综合体。 A、观察力 B、音乐力 C、记忆力 D、思维力
4、( ABC )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耐挫能力 A、耐受能力 B、挫折承受力 C、挫折容忍力 D、挫折包容力 5、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ABC
A、生理因素 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 D、自然因素 6、常见的神经症有( ABD )等。
A、恐惧症 B、焦虑症 C、躁狂症 D、强迫症 7、性格是由性格的( ABCD )组合而成。
A、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理智特征
8、( AB )是外部动机,虽然它们对学生学习各有不可低估的激励作用,但过分强调它们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好奇心 D、求知欲
9、从情感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它包含着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系列,即( ABC )。 A、情绪 B、情感 C、情操 D、感情
10、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BCD )。 A、普遍化 B、重点化 C、整和化 D、现代化
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你认为对的打 “√”,认为错的打 “×”,
不需要改错。)
1、同性恋属于性变态。( × )
2、自然环境对心理健康没有影响。( × )
3、健康的外延和内涵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 )
4、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两者虽理论基础不同,但教育形式、内容、方法上却一样。( × )
5、中国是心理卫生思想的真正发祥地。( √ ) 6、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 ) 7、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 √ ) 8、求知欲不属于学习动机。( × ) 9、学习习惯没有好坏之分。( × )
10、我国心理卫生事业发韧于20世纪50年代。( × )
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和 社会健康 。
2、人格障碍是指在没有 认知过程障碍 或 智力缺陷 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
3、个性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促进社会适应 和 完善个性品质 。 4、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有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模式 和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 及其它模式。
5、在人际知觉中,常易发生的人际偏见主要有 第一印象 、月晕效应、刻板印象、
近因效应和 自我投射 。
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综合各家的理论,笔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界定为:
(1) 智力正常
(2) 情绪健康
(3) 意志健全
(4) 人格完整
(5) 自我评价正确
(6) 人际关系和谐
(7) 适应能力强
(8) 心理行为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 2、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1) 开设独立的心理教育课程
(2) 举办系列心理教育讲座
(3) 在学科教学中滲透心理教育
(4) 在班团队等活动中强化心理教育
(5)优化学校、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 6) 开展心理咨询
(7) 优化教师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