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04任务0001

经济学与生活任务04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第四次形成性考核

任务(二十七)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但是也出现了有些企业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大量地向空中和河流排出有毒的废气和废水,产生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河流、空气污染等负面效应。比如,南京外秦淮河水质下降、无锡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等等;工人或居民因有毒空气以及饮水遭金属污染而染上癌症、金属中毒等事件时有发生。

试问:导致政府治理污染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对政府官员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在考察地方政府政绩时,往往注重GDP的大小和增长速度,忽视了GDP背后带来的以、生态、绿色等环境问题。

2.地方政府监管不力。地方政府针对企业的污染缺少严格的监督机制,在项目立项审批、以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缺少科学的考评机制。

3.市场经济制度失灵。由于利益驱动,企业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降低或避免治理污染的成本,从而给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地危害与威胁。

因此,政府需要对市场失灵的方面进行干预,干预手段可以是经济的,也可以是法律措施,打击负的外部性,激励正的外部性,以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最优。

任务(二十八)

试用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回答:生活中的“雷锋”式的英雄人物需要给予物质奖励吗? 从经济学角度,“雷锋”式的英雄人物所做的好人好事属于正的“外部性”。正的“外部性”的特点是:个人收益低于社会收益;或是个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正的“外部性”的结果是:做好人好事的人自己的行为效率低,受益于个人行为的社会效率高。从价格优化配置资源的要求角度来说,任何个体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当成本与收益或代价与回报均衡时,资源配置的效率最高(最大化、最优化)。从这个层面上讲,市场经济制度不鼓励做好人好事。因此,

生活中的“雷锋”式的英雄人物需要给予物质奖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