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25.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A.二牛抬杠法推广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佃耕制度的形成 26.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南宋以后 A.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经济重心基本转移至南方 C.衣被原料受到政府关注 D.中原成为棉花种植的中心
27.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
A.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 B.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 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D.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
28.某学者认为,历时两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坚持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该学者意在说明
A.中共在长征中面临双重阻力 B.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 C.长征是中共的北上抗日方针 D.长征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好转
29.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入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一勉强能够维持运转。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 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 30.孙中山根据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中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仁”加 以糅合、陶铸。他认为,“博爱和我们的民生主义是相通的”;是“人类宝筏,政治极则”,是“吾人无穷之希望、最伟大之思想”。这反映出孙中山心中的“博爱”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矫正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目的是赢取更多革命同情 D.是对大同社会美好设想
31.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赫鲁晓夫的走狗”,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 A.加剧了冷战的紧张程度 B.恶化了自身的处境和形象 C.有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 D.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有学者认为,雅典的五百人会议较之四百人会议“不在人数的增加,而在于成分的变化”。该学者观点说明了五百人会议
A.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 B.增强了公民民主观念 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D.巩固了雅典民主政治
33.但丁在谈到公民与国王的关系时指出,公民不为他们的代表而存在,百姓也不为他们的国王而存在;相反代表倒是为公民而存在。材料反映出但丁 A.鼓励公民追求生存自由 B.重视公民的政治权利 C.引用了“民贵君轻”思想 D.主张恢复人的自然权利
34.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 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 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 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
35.新政期间,罗斯福取消民用工程局临时救济性的做法,而实施“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计划。该政策实施的深远影响是
A.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缓和社会矛盾 C.激发失业者自力更生的精神 D.缓解失业压力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题~第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韩非子对法的说明尽管还不是严格的逻辑学上的定义,但在那时已经是表述最准确、最能反映法律内涵和外延的定义。商鞅、慎到都有法律之外无赏罚的思想,但他们的表述都不是十分系统,也不是丝毫没有歧义,韩非子则消除了这些歧义。韩非子继承了法家“有法必依,行赏不失疏远,行罚不避亲贵”的思想。韩非子还看到,人们常常更习惯于以道德标准衡量是非并予以毁誉,这种不一致会妨碍赏罚的劝禁作用的发挥;他主张“赏誉同轨,非诛俱行”。韩非子还提出:“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摘编自《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 材料二
晚清形式主义法治观认为:儒家之人治主义不切实用,其立论根据也多不合逻辑,以视法家理论之精密,步步踏实切近人事者,诚不可以道里计。“上下吾国历史数千年间,其足
以称大政治家者未有不足法治之精神也’’,所以,管仲、商鞅,尤其是韩非子等人的法律理论皆被冠以“法治”之名进行探讨。实质意义的法治观则认为,所谓法治国,并不仅是以法律来治国,而是看重人民权利,专制时代不承认人民有人格,更不承认人格上有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
一摘编自《中国近代法治理论的形成及演变》
(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韩非子法律思想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晚清形式主义法治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12分)
(3)概括材料二中“实质意义的法治观’’,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说明。(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看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4.[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元朝末期,阶级矛盾和蒙汉民族矛盾尖锐。元顺帝即位后,驱逐权臣伯颜,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开始了“至正更化”。脱脱上任不久,宣布恢复科举,对汉人择优录取。在宣文阁内重开经筵,当时的经筵基本上是“与时政得失有当匡救者,未尝缄默”。至正五年,元顺帝特诏命24名官员分赴各地宣抚民众,并给予宣抚使特权:“体察官吏贤否,明加黜陟;民间一切兴利除弊之事,悉听举行。”元顺帝还下令官府设置常平仓、义仓,以应付突发性自然灾害。
元顺帝虽对改革重臣赋予充分信任,但君臣之间同样存在着矛盾与隔阂.17年间有七任丞相相继执政,而他们的改革路线又各有侧重。当时,太子党与顺帝党的斗争,伯颜与燕帖木儿家族之间、脱脱与伯颜之间、哈麻与脱脱之间也存在激烈斗争。这些斗争极大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至正更化”亦被葬送其中。
一摘编自《元末至正更化撂究》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至正更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实行的意义。(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至正更化”失败的原因。(6分) 45.[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