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PLC实验指导书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实验指导书

(松下FP1—C40型)

昌 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电气工程系自动化教研室 李 燕 张 涛 周 春 张先进

1

梯形图编程规则

可编程控制器,其编程元件的编号范围和功能说明如下表所示:

元件名称 输入继电器 输出继电器 辅助继电器 定时继电器 计数继电器 代表字母 X Y R T C 编号范围 功能说明 I0—I17,共24点 接收外部输入设备的信号 Y0—YF,共16点 R0—R62F T0—T99 C100—C143 输出程序执行结果并驱动外部设备 在程序内部使用,不能提供外部输出 延时定时继电器,触点在程序内部使用 加/减计数继电器,触点在程序内部使用 梯形图编程规则(一般情况) 1、决定控制系统需要的动作及其次序

使用可编程控制器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决定控制系统所需要的输入及输出,这主要取决于系统所需的输入及输出接口分立元件。输入及输出的要求:一是设定控制系统的输入及输出数目,这可以由系统的输入及输出分立元件的数目直接取得。本模拟实验装置的输入输出点数是: FP—C40型,输入输出为24/16点。二是决定控制先后次序、各个元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能够做出何种反应。 2、对输入及输出目标元件进行编号

每个输入/输出点,包括定时器、计数器、内置继电器等都有一个唯一的对应编号,不能混用。 3、画出梯形图

根据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画出梯形图,梯形图有其特定的编制和绘制规则:

① 梯形图的每一逻辑行必须从左边母线以接点输入开始,以线圈结束,线圈右边母线可以不画出;

② 接点的使用次数可以不受限制;

2

③ 在一个程序中,一个线圈只能使用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④ 一段完整的梯形图程序必须用END指令(PLC执行程序阶段的结束标志)结束; ⑤ 编码表的设计原则是:根据梯形图,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⑥ 梯形图中,触点应该画在水平线上,而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在垂直线上,不可放在水平位置,以便于识别触点的组合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径;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只能在触点的右边接线圈;在有几个串联回路相并联时,应将触头最多的那个串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上边。在有几个并联回路相串联时,应将触点最多的并联回路放在梯形图的最左边。这种安排,所编制的程序简洁明了,语句较少。

4、用编程器或编程软件输入编制好的程序 5、对程序进行测试、修改 6、保存完成的控制程序

7、在实验台上对所编制的程序进行验证,若与实际操作情况不符,需要做进一步的修改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