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作者:黄臻凯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9期

摘 要: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无论是他的诗歌还是散文都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的他的散文,更是散文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散文无论是在结构、语言、还是抒情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003-01

朱自清是我国“五四”新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他最初是通过创作诗歌走上文坛的,但他最大的成就是散文的创作。朱自清的散文不仅在国内深受读者的喜爱,甚至在国际上也享受较高的荣誉。他的散文内容细腻,感情真挚。文字虽然简单,却字字珠玑,深深触动读者的心灵。本文通过对朱自清散文的构思、情与景的结合、感情的表达及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一、缜密精巧的构思

散文重要的特点就是形散神不散。朱自清散文的构思有别于其他散文家,他的文章构思既不是很严谨,也不是很随意,构思十分巧妙。更让人称奇的是他的写景散文并不是直接对景物进行描述,抒发感情,而是通过叙述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他所描绘的场景中。这种构思手法虽活泼又不失缜密,是他散文创作的一大艺术特色。

例如在他的散文《荷塘月色》当中,作者并没有对荷塘美丽的景色进行直接描述,而是在对荷塘美好景色进行描绘之前,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由于自己心里不宁静而想起自己经常去的荷塘,作者虽没有直接对荷塘的美好景色进行描述,但却从侧面渲染了荷塘的美好景色,从作者想要去荷塘的欲望中,读者就可以感受到荷塘的月色之美。作者这样的构思,为下文对荷塘月色的直接描写奠定了基础。然而,作者独特的构思并不仅限于此,在下文对荷塘月色进行描写之后,作者又完成了空间向时间的转移,通过回忆《采莲赋》与《西洲曲》的诗歌内容,将读者带领到另一番场景中去,使读者眼前出现荡舟采莲的美好景象。如此匠心独运的创作,不禁让人称奇。从《荷塘月色》的创作结构上进行分析,作者第一段开始对自己心情的陈述,第二段对荷塘四周景物进行简单的描写,第三段写与荷塘独处的感觉,到第四段才着重描写荷塘的美好景象,在第四段中,作者通过简短的文字就将荷叶与荷花的形态、颜色及香气充分的描绘出来,直到第五段,作者才开始描写荷塘的月色。作者一层一层将荷塘月色的面纱揭开,如同导游一般带领读者共同欣赏美好的荷塘月色。作者的精巧构思让读者在不知不觉充满了对荷塘的向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其次就是作者作品中“文眼”的设立。文眼在文中的作用就是揭示主题。朱自清所创作的散文,文眼的设立非常的含蓄,读者不仔细体会,大概很难找出。例如《荷塘月色》中,文眼的设立就非常含蓄,读者可能经过多次阅读,反复品味之后,才会找出文中的文眼。其实,文中第一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话语虽平常,却已将文眼道出。文中作者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将“静”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描写小路的“静”反衬作者“心里颇不宁静”,通过描写蝉声及蛙鸣的“闹”反衬荷塘的“静”等。再比如《春》,更具有代表性。作者通过对春天的盼望、对春天的描写、对春天的歌颂,展现出了一幅春天的美好画卷。这篇散文的文眼不是很容易找到,但读者经过分析之后就会发现“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式本篇散文的文眼,作者虽然没有对将这一句进行仔细雕琢,但却使全文变得很自然,很和谐,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二、情景交融

散文的生命来自于作者所赋予的感情,一篇好的散文,不仅是对景物进行描写,更重要的是融入作者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不单纯是景物的描写,作者要使景物带有感情色彩,使读者在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所赋予的感情。朱自清的散文中,语言虽然朴素,但每一处描写都充满了极强的感染力。

例如《荷塘月色》中,通篇的感情基调都是平淡的,所以作者在对荷塘月色进行描绘时,荷塘月色的景象也是淡淡的。景物色彩上:荷花颜色是白色的,雾是青色的,云是淡淡的颜色,月亮影子是黑色的,树的颜色是阴阴的,虽然色彩是以冷色调为主,但色彩的描写却倾向于“淡”字。声音描写上:渺茫的歌声,脉脉的流水,静静的月光,和谐的旋律,所有的声音描写也都倾向于“淡”字。情态描写上:羞涩的荷花,小睡的满月,大意的远山,朦胧的路灯,也都倾向于“淡”字。文章虚实的结合,情境交融,是文章有很大的感染力。

朱自清的散文虽然语言朴素,但也注重对“新语言”的创造。他经常在口语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使文章变得较为活泼。例如他在《儿女》中,就以口语为基础进行创造。文中描写孩子们吃饭的场景,虽然语言平常,不够华丽,但却很明显已经经过加工改造,节奏的加快,使读者在文中就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感情的表达

散文创作中,感情的抒发不是刻意的,而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朱自清所创作的散文之所以能够打动读者,重要原因就在于感情表达自然。朱自清的散文就如一部无声电影,在那里自动播放着,而读者却能够在所展示的画面中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例如《匆匆》这篇散文中,“时间”一个如此抽象的概念,却让作者描写的如此有诗意。作者将时间附着在身边的景物上,通过身边景物的变化,感受时间的流逝,使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面对时间的一去不返,面对这个不可改变的现实,作者在伤心难过之余,又为光阴的流逝而叹息。作者采用了自问的形式,完全将自己作为文中的主人公,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作者将“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转化为身边真实存在的事物,这样就使读者可以真实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受到时间的流逝,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背影》中,作者感情的表达更为明显。整篇文章,作者没有采用华丽的词藻进行描述,语言文字朴素简单,却给每一位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表达的感情真挚。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时,没有进行任何的语言或者动作描写,而却多次写到我流下眼泪,很自然的将我对父亲的不舍展现出来。尤其是父亲给我买橘子时,作者将父亲的动作进行了仔细刻画,将父亲的形象进行烘托,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果作者没有真情实感,不会将父亲的动作刻画的那么仔细、生动。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已经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创作当中,所创作的文章内容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有感而发。真因为朱自清的散文真实,所以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四、语言的运用

朱自清所创作的散文,清新秀丽,平易自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朱自清语言的运用很自然、凝练。虽然有些作品中用语绮丽,但又恰到好处,没有雕琢粉饰之感;有些文章虽然词藻色彩绚丽,但又不过于俗气;有些文章语言简单通俗,却平淡自然,容易使人接受。为了能够使文章达到表情达意的效果,朱自清特别注重语言的运用,但并不是矫揉造作。他的语言生动而传神,语言运用恰到好处。

例如:《荷塘月色》中通感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所谓通感就是将读者的各种感觉沟通起来。文中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渺茫的歌声”,将月光及树的阴影比作“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这样的创作,将读者的各个感官都充分调动起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联想,加深对文章的印象。 五、结语

朱自清的散文正是因为构思、情与景的结合、感情的表达及语言等的合理运用,才使他的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才会使读者对他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使他在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010(7). [2]李广田.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2011(5). [3]朱金顺.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