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取样于试管中, 实验现象 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结论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分析】小亮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自己的猜想不成立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你认为小亮同学对实验结果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反思拓展】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 道? 。 (1)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2)[猜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讨论]小明猜想不合理,因为Na2CO3和Ca(OH)2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或滴加可溶性碳酸盐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
[实验分析]不正确,因有氢氧化钠存在,滴入几滴稀盐酸量太少,不会立即出现气泡,但Na2CO3有可能存在
[反思拓展] ①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②在废液中加酸至溶液的pH=7
4、(2011年江苏无锡,33题)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在下列(1)(2)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小题都回答,则以第(1)小题的答案评定分数。)
(1)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的气体有哪些?酸雨对环境会造成哪些危害?(各答一种即可)
。 形成酸雨的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雨会使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破坏植被等 (2)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把它们鉴别开? (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进修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
。 方法一、取样后测定它们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的是稀氯化钾溶液;方法二、各取一滴于洁净的玻璃片上,使之蒸干,有残留固体的是稀氯化钾溶液,没有的是蒸馏水;方法三、分别取样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浑浊或产生沉淀的是稀氯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 5、(2011年湖北黄石,42题)图14中字母A—I分别表示不同的常见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写出与A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另一种物质的名称和其一种用途:名称 ,用途 。
(3)写出C、G的化学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