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第十章《极地地区》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七年级下册最后一章,是所学世界区域的最后一个区域,也是一个特殊区域,至此,完成了对整个世界范围的宏观学习。本章是对“人地和谐关系”主题的突出和升华,更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宣传,学生由此进一步受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体验。

二、知识目标

1. 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 感受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增强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性。 三、能力目标

1.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2.利用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两极地区气候特点。 3.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表,区分两极气候特点。 四、情感价值目标

感受到科学家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强他们保护两极地区环境的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 极地地区的位置;

2. 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六、教学难点

极地地区的环境特征及其成因。 七、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 八、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与本区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自制CAI课件 九、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二课时(共2课时)

- 1 - /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

1.说出南极和北极的范围。

2.南极和北极的代表动物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北极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南极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南极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北极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屏幕显示:南极科学考察示意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对南极进行考察?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南极地区不仅气候酷寒,而且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它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它的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它的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屏幕显示: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路线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穿越南极”,了解考察队员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英勇事迹。 教师提问: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的时间是哪几个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一般在南半球的夏季(每年12月-次年2月) 教师提问: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哪些科学考察站?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屏幕显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 2 - /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教师提问:你知道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建立的时间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1985年2月20日,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1月26日,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69°22′24″S, 76°22′40″E)。

新华网南极中山站2月2日电(记者刘奕湛)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

屏幕显示:昆仑站开站仪式图片

教师引导:你知道三个科学考察站中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有哪些么?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中山站和新建的昆仑站,因为这两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

教师介绍:北极地区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与南极一样,在科学研究和考察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进一步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考察也越来越频繁。

屏幕显示:北极地区深海取样和北极地区采取冰雪样

- 3 - / 4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设计:第十章 极地地区 第2课时

教师承转:南极洲周围海域生活着大量地鲸,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捕滥杀,南极的鲸已陷入危机中。

北极地区的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也遭到人们的滥杀。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板书设计

三、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巩固练习:

1.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2.到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3.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和平站 D.东方站

参考答案:1.D 2.A 3.A

- 4 - /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