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WCDMA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 - 05 无线接口物理层技术规范: - 图文

当发送多个DPDCH信道时,所有 DPDCH信道的扩频因子等于 4 (L=4). DPDCHn用码Cch,n = Cch,4,k扩频,这

里, k = 1如果 n ? {1, 2}, k = 3如果 n ? {3, 4}, and k = 2 如果 n ? {5, 6}. 如果一个功率控制前缀被用来初始化一个DCH,在功率控制前缀期,DPDCH的信道化码必须与以后适用的相同。

4.3.1.3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消息部分码分配

前缀的标记s, 0 ? s ? 15, 指向码树的16个节点之一, 这个节点对应的信道码长度为16. 在这个节点以下的树枝用于消息部分的扩频. 控制部分的扩频用信道化码cc 扩频(参见4.2.2.2), 信道化码cc 位于树的最低段, 扩频因子为256. cc = Cch,256,m 这里 m = 16?s + 15.. 数据部分的扩频用位于树枝顶段的信道化码. 这个信道化码的扩频因子为32---256中的任意一个.用信道化码cd = Cch,SF,m 扩频, SF是数据部分的扩频因子, m = SF?s/16。

4.3.1.4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消息部分码分配 控制部分与数据部分的码分配使用如下规则: 控制部分总是用码cc=Cch,256,0.扩频。

数据部分使用码cd=Cch,SF,k扩频。其中SF时数据部分的扩频因子,且k=SF/4。

数据部分可以使用扩频因子为4到256中的任意一个。在一个帧中的消息传输期间UE被允许信道化码扩频因子SF增加。

4.3.1.5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功率控制前缀的信道化码

PCPCH功率控制前缀的信道化码和4.3.1.4节中的消息部分的控制部分相同。 4.3.2 扰码 4.3.2.1概述

所有上行物理信道都和复数值的扰码进行扰码处理. DPCCH/DPDCH信道既可以用长码又可以用短码扰码. 在4.3.2.4节中有定义. PRACH信道消息部分用长码扰码, 在4.3.2.5节中有定义. PCPCH信道消息部分用长码扰码, 在4.3.2.6节中有定义。

共有224个上行长扰码和224上行短扰码. 上行扰码在高层分配。

长扰码是从4.3.2.2节中的候选长序列中产生的, 短扰码是从4.3.2.3节中的候选短序列中产生的。 4.3.2.2 长扰码

长扰码clong,1,n 和 clong,2,n长是由两个二进制m序列的38400个码片的模2加产生的。二进制m序列是由25阶生成多项式产生的。命x, 和 y代表两个 m序列,x序列是由生成多项式X25+X3+1 产生的。y序

2532

列是由生成多项式X+X+X+X+1产生的。两个序列共同构成 Gold序列。

序列 clong,2,n是序列clong,1,n.的16777232个码片的移位。

命n23 … n0 代表24比特二进制扰码序列,n0是最低有效位。x序列的第n个数记位xn, 命xn(i) 和y(i) 代表序列xn和 y第i个符号。 m序列xn和 y构成如下:

初始条件:

xn(0)=n0 , xn(1)= n1 , … =xn(22)= n22 ,xn(23)= n23, xn(24)=1 y(0)=y(1)= … =y(23)= y(24)=1

8

定义子序列符号:

xn(i+25) =xn(i+3) + xn(i) modulo 2, i=0,…, 225-27,

y(i+25) = y(i+3)+y(i+2) +y(i+1) +y(i) modulo 2, i=0,…, 225-27.

定义二进制Gold序列 zn 为:

zn(i) = xn(i) + y(i) modulo 2, i = 0, 1, 2, …, 2-2, Gold序列 zn 实数值的定义为: ??1Zn(i)????1ifzn(i)?0ifzn(i)?1fori?0,1,?,22525

?2.

实数值的长扰码clong,1,n 和 clong,2,n 序列定义为:

clong,1,n(i) = Zn(i), i = 0, 1, 2, …, 225 – 2 and

clong,2,n(i) = Zn((i + 16777232) modulo (225 – 1)), i = 0, 1, 2, …, 225 – 2.

最后, 复数值的长扰码Clong, n序列定义为: Clong,n(i)?clong,1,n(i)1?j??1?clong,2,n?2?i/2??

i??这里, i = 0, 1, …, 2 – 2和??表示取最近的较小的整数

25

clong,1,nMSBLSBclong,2,n

图5:上行扰码序列产生器结构图

4.3.2.3 短扰码

短扰码序列cshort,1,n(i) 和cshort,2,n(i)是由周期性的S(2)扩展码定义的: 命n23n22…n0代表24比特第n个码

第n个四进制S(2) 序列zn(i), 0 ? n ? 16777215,是由三个序列的模四加得到的,一个四进制 序列a(i)和二个二进制序列b(i) and d(i),初始载入的三个序列是由码数n决定的.长度为255的zn(i) 序列是由下式产生的:

zn(i) = a(i) + 2b(i) + 2d(i) 模 4, i = 0, 1, …, 254,

9

四进制序列a(i) 是由多项式g0(x)= x8+x5+3x3+x2+2x+1产生的 a(0) = 2n0 + 1模 4, a(i) = 2ni模 4, i = 1, 2, …, 7,

a(i) = 3a(i-3) + a(i-5) + 3a(i-6) + 2a(i-7) + 3a(i-8) 模 4, i = 8, 9, …, 254,

二进制序列b(i)是由多项式g871(x)= x+x+x5

+x+1产生的

b(i) = n8+i 模 2, i = 0, 1, …, 7,

b(i) = b(i-1) + b(i-3) + b(i-7) + b(i-8) 模 2, i = 8, 9, …, 254,

二进制序列c(i)是由多项式g8754

2(x)= x+x+x+x+1 产生的

d(i) = n16+i 模 2, i = 0, 1, …, 7,

d(i) = d(i-1) + d(i-3) + d(i-4) + d(i-8) 模 2, i = 8, 9, …, 254. 序列zn(i)通过置zn(255) = zn(0)将长度扩展到256码片

. 序列zn(i)和实数值的二进制序列cshort,1,n(i) and cshort,2,n(i), , i = 0, 1, …, 255的对应关系见表2

表2:zn(i)和cshort,1,n(i) and cshort,2,n(i), , i = 0, 1, …, 255的对应关系

zn(i) cshort,1,n(i) cshort,2,n(i) 0 +1 +1 1 -1 +1 2 -1 -1 3 +1 -1

最后,复数值的短扰码序列Cshort, n定义为: Cshort,n(i)?cshort,1,n(imod256)?1?j??1?icshort,2,n?2??imod256?/2???

这里 i = 0, 1, 2, … , ??表示下取整

255码片序列短码产生器的一个实现见图6.

10

276543210d(i)mod 2+++2zn(i)Mapper+模 n 加7相乘mod 2cshort,1,n(i)cshort,2,n(i)6543210b(i)mod 4++++76543210a(i)3323mod 4++++

图 6. 上行255码片序列短码产生器

4.3.2.4 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CCH/DPDCH)扰码 上行DPCCH/DPDCH信道扰码可以是长扰码也可以是短扰码. 当扰码形成后, 长扰码和短扰码的类形定义如下:

上行DPCCH/DPDCH信道第n阶长扰码,记为: Slong, n,定义为:

Slong,n(i) = Clong,n(i), i = 0, 1, …, 38399,

对应与最先发送的码片的最低阶指数和Clong,n在4.3.2.2节中定义

上行DPCCH/DPDCH信道第n阶短扰码,记为: Sshort, n,定义为:

Sshort,n(i) = Cshort,n(i), i = 0, 1, …, 38399,

对应与最先发送的码片的最低阶指数和Cshort,n在4.3.23节中定义 4.3.2.5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信道消息扰码

用于PRACH 信道消息部分的扰码是10 ms长, 总共定义了8192个不同的扰码。 。.

第n阶PRACH 信道消息部分扰码,记为:Sr-msg,n,其中n = 0, 1, …, 8191。它的定义是基于长扰码序列的,定义为:

Sr-msg,n(i) = Clong,n(i + 4096), i = 0, 1, …, 38399

对一个PRACH来说,用于消息部分的扰码与用于前缀部分的扰码是一一对应。.即若前缀用扰码 Sr-pre,m ,则消息部分用扰码Sr-msg,m, 在此m 对于上述两个扰码是相同的; 4.3.2.6 PCPCH 消息部分扰码

用于PCPCH 信道消息部分的扰码是10 ms长,在特定的小区,每一个扰码都有一个与之一一对应的特征码以及接入前缀部分使用的接入子信道。信道消息部分的扰码既可以用长码也可以用短码.每个小区有64个上行链路扰码,整个系统中有32768个PCPCH扰码。

第n阶PCPCH 信道消息部分扰码,记为: Sc-msg,n,其中n = 8192,8193, …,40959。它的定义是基于扰码序

11

列的,定义为:

当用长码进行扰码时:

Sc-msg,n(i) = Clong,n(i ), i = 0, 1, …, 38399

对应的最先发送的码片的最低阶指数和Clong,n在4.3.2.2节中定义

当用短码进行扰码时:,

Sr-msg,n(i) = Cshort,n(i), i = 0, 1, …, 38399

32768个PCPCH扰码分成512组,每组有64个。小区内PCPCH前缀扰码组与用于小区内下行链路的基本扰码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在小区内下行链路的基本扰码为m的第k阶PCPCH扰码为Sc-msg, n,当k =16,17,…, 79 和 m = 0, 1, 2, …, 511时,Sc-msg, n中的n = 64?m + k+8176。

4.2.3.7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功率控制前缀扰码

PCPCH 功率控制前缀扰码和PCPCH信道消息部分扰码相同,在4.2.3.6节中有描述. 扰码的相位应该在码的尾部和功率控制前缀的尾部与帧边界同相

4.3.3 随机接入(PRACH)前缀码 4.3.3.1 前缀码构成

随机接入前缀码Cpre,n 是一个复数值序列,它由前缀扰码Sr-pre,n和前缀Csig,s构成:

Cpre,n,s(k) = Sr-pre,n(k) ? Csig,s(k) ? ej(?4??2k), k = 0, 1, 2, 3, …, 4095,

这里, k=0对应于最先发送的码片, Sr-pre,n and Csig,s分别在以下的4.3.3.2,4.3.3.3节中定义. 4.3.3.2 前缀扰码

PRACH前缀部分扰码由长扰码序列产生,共有8192个PRACH前缀扰码。 第n阶前缀扰码n = 0, 1, …, 8191, 定义为: Sr-pre,n(i) = clong,1,n(i), i = 0, 1, …, 4095;

此时的序列clong,1,n在4.3.2.2节定义。

8192个PRACH扰码分成512组,每组有16个。小区内PRACH前缀扰码组与用于小区内下行链路的基本扰码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在小区内下行链路的基本扰码为m的第k阶PCPCH扰码为Sr-pre,n(i),当k = 0, 1, 2, …, 15和 m = 0, 1, 2, …, 511时,Sr-pre,n(i)中的n = 16?m + k。

4.3.3.3 前缀特征码

前缀特征码是由长度为16Bit的Ps(n)( n=0…15)码的256次重复构成的:定义如下:

Csig,s(i) = Ps(i模 16), i = 0, 1, …, 4095.

特征序列Ps(n)是从16组码长为16的Hadamard码构成的.它们在表3中列出: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