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稿件 (适用于“教学研究”栏目)

文稿中文标题: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摘 要】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本文结合阅读教学案例,反思了阅读设计过

程中的困惑和对策,指出了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实施阅读过程教学,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策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反思,线路图,图片,情感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英语教学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英语阅读教学通常运用五种主要策略,它们是精读、泛读、略读、找读和评读。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略读(skimming),即通过快速阅读寻找文章的主线,在脑中建构文章的大意。二是找读(scanning),即通过阅读获取具体信息。Grabe (2001) 强调理解文章、在阅读中学习、进行批评性阅读和综合处理文章信息的基础是快速准确地识别词汇,流畅处理词汇、句子和篇章线索。笔者以其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设计,进行《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第八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 Visiting the masters教学,获得了良好的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话题是“拜访艺术大师”,主题是与名画相关的一次“艺术之旅”,内容是通过一位中国学生李明向好友杨彦写电子邮件,介绍其一行人访问欧洲数家著名艺术博物馆、五位著名著名画家及其作品。文章选材好,但过于繁杂的信息交错分散在文中,它介绍李明一行人欧洲旅行经历,所到城市和博物馆,五位画家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内容和价值,李明一行人对名画的欣赏,还有李明与杨彦之间客套寒暄等。若按文章所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进行教学,在一节课内笔者无法完成教材安排的所有任务,学生无法厘清文章要点。笔者深入研读文章后,决定教学设计紧扣五位画家及其作品,帮助学生运用多样化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主线,理解文章主要细节、培养学生欣赏名画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下面,笔者选取三个核心案例片段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和对策。

二、反思本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对策 (这里的一小段已经删除,调整到上文)

1.[案例一] 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 问题:这篇文章的主线是什么?

困难: 课本上A部分有3个问题,它们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How many days did they spend in Paris?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针对本文主线(五位画家及其主要作品介绍),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仅仅打了个擦边球,因为第一个问题“李明旅行中访问了哪些国家?”和第三个问题“他们接下来去哪里?”与李明访问的“五位画家”有关,但学生只要根据文章第5行信息We started in Spain,第13行信息After visiting Spain, we flew to Paris和第1行信息Here I am in Amsterdam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以完全忽视画家及其作品,从而忽略文章的主线。第二个问题 “他们在巴黎呆多少天?”是个细节题,学生根据文章第15行信息During our four days in Paris,无需关注文章主线就能回答此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运用略读(skimming)技能,第一遍阅读文章,大脑里难以形成本文的主线,怎么办?

对策:“对于难度中等的阅读材料,第一遍阅读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王媛,2009)。此外,杨贤栋(2009)指出学生在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方面的技能较弱。因此,不拘泥于教材,重设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掌握文章主线即主旨大意很有必要,有助于学生掌握“归纳材料主旨大意”的阅读策略。笔者反复阅读文章,决定保留A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删除第二个问题。另外设计了两个问题。因此,课堂呈现的问题依次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Which museums has Li Ming been to?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4)Can you name the masters Li Ming has mentioned in this e-mail? 利用A部分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作为新设计的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铺垫。回答这四个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获取李明所去国家,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获取李明所访问的博物馆、画家的信息,这些是构成本文的主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