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全市概况

泰安市地处鲁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城市北部,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泰安市现辖两区(泰山区、郊区)、两市(新泰、肥城)、两县(东平、宁阳),面积7765平方公里,人口530万。主要产业为煤炭、化工、纺织、机械加工、建材、酿造等,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泰安市位于华北、华东沿海、黄淮海大平原等不同地域的结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机遇较多。泰安紧邻省会,与济南市同属鲁中经济区,有利于同全省建立密切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

2、交通条件:泰安市交通发达,在省内综合运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沪铁路和规划的京沪高速铁路纵穿南北,市域内的泰辛、磁莱铁路与京沪铁路连接成环,铁路网密度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正在建设中的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也从城市西南部经过,104国道、泰莱一级汽车专用线及泰临公路等穿越本市。

3、矿产资源:泰安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现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和稀有贵金属矿等50多个品种,占全省固化矿产储量为50%左右,其中钾盐、自然硫为全省独有。

4、旅游资源:泰安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泰山与济南、曲阜共同构成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区。800里水泊——东平湖,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等尚待开发。 5、城市建设:泰城为泰安市的中心城市,1987年,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了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1995年底,城区总人口38.5万人,用地44.3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泰安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1981年编制,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对泰安市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原有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泰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瞄准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营造三大(”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体现三性(”超前性、特色性、可操作性),“协调三大关系(”城与山、古与今、城与乡),“兼顾三个效益(”经济、环境、社会)“实现三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的规划编制要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体现“区域和系统”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 四、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坚持“科技兴市”战略,形成有一定辐射力的山东三大科教基地之一,保护独具特色的“山城

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完善服务网络,形成文明、繁荣、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接轨的运行机制,努力培植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

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和以高新技术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导的第二产业较为突出的中心城市(泰安);两个以煤炭、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优势明显的县级城市(新泰、肥城)。两个第一产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加强点(宁阳、东平)和三条产业集聚带(沿104国道、磁莱铁路、泰肥公路)为主的现代化分工协作的经济体系。市域远景将发展为:产业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群体城市。 五、城市发展总目标及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发展总目标:将泰安建成一个经济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精神文明、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快捷、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优美、居住环境舒适、城市个性突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规划区范围:

依据规划法的要求,结合泰安市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以行政区划为界,即泰山区全部和郊区的天平店乡、满庄、北集坡、省庄、邱家店、黄前、山口、徂徕镇以及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汶口镇的大汶口管理区。总面积1000.5平方公里。

2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六、城市化水平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城市化水平:

预测到2000年全市总人口为545万人,2010年总人口为580万人。

采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预测2000年城镇人口200.37万人,城镇化水平36.7%,2010年为323.95万人,城镇化水平55.2%。

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全市未来空间组织模式为:双环结构,极轴开发,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市域内根据“基本职能”确定了一个中心城市,两个县级城市,两个县城,13个重点城镇,68个一般城镇。 七、城市性质与职能 泰安市的城市性质为: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城市。

泰安的城市职能: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风景旅游城市,山东省的科教中心之一,山东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山东省国际集装箱中转站,鲁中地区重要的经济与商贸中心城市。 八、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

城市规模;预测到2000年,城市人口为43万人,2010年55万能人,用地规模:2000年为48.5平方公里(人均112.8平方米),2010年为57.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04平方米)。

用地发展方向:根据门槛分析法,影响城市发展的第一门槛是铁路,第二是泮河,第三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区内还有一条地震断裂带和地下溶洞区、高产高效农业区和城东南的农业科研试验取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泰城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环内发展,以向西、向南

发展为主,严禁跨越环山路向北建设。 九、城市形态与用地总体布局

城市形态:充分利用城市周围“二山”(泰山、徂徕山)、一河(大汶河)的自然环境,形成“一城”(泰城)、“二区”(山口、满庄)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泰城形成“一个中心区,六大组团”拥抱泰山的“半月形”城市形态。

“一个中心区”是指以岱庙、火车站周围所联接成片的泰城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布局:由“一轴一线”和“五个中心”组成。

“一轴”是指:联结泰山与泰城的登山中轴线,由岱庙、通天街、红门路、南关路组成,形成反映泰安拥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内涵的中轴线。

“一线”是指位于傲徕峰下的新区时代发展线,向南延伸至泮河,北部是城市的行政中心、市政广场,中部为文化和娱乐设施,南部是水面开阔的中央公园,由望岳东路、望岳西路和中间绿化带构成长3.2公里、宽300米的新区南北轴线。该发展线的建设,将为泰城的新区开发和拓展奠定基础。

“五个中心”是指集中设置的市级公共设施。

行政办公中心——傲徕峰以南逐步建设市级行政中心。

商贸金融中心——市级商贸中心区设在火车站两侧,在西南部和东部建设2处大型批发市场。

文化娱乐中心——集中设置在“一轴一线”上。历只文化轴上,以传统文化设施为主,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研究中心等。时代发展线上,布置大型公益性、专业性娱乐设施,如会堂、音乐厅、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等。 体育中心——建设完善城西部市级体育中心。在城东新建一处区级公共体育场,搬迁市体校,开放市中体育场,建成市中心市民广场。将大专院校体育设施纳入全市体育设施规划,达到接纳省级综合运动会、国家单项运动会的能力。

科研教育中心——逐步置换岱宗大街以北及中轴线两侧不成规模的大中专院校用地,向城市东北安置,形成市级科研教育中心。

“六大组团”即围绕城市中心布局的六大功能组团,分别是大河旅游渡假区团、天平店新火车站区组团、城西南工业区组团、东南综合居住组团、省庄工业区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团。

(一)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完善道路及其管理系统,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以快速路主干线为骨干,形成功能完善、应变能力强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严格控制摩托车发展,为私人小汽车发展留有余地。 3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次干道,是指风景游览路和各组团内部道路,路面宽24——40米。 步行街,根据旅游、商业需要设置。 (二)绿地系统规划:

泰安为具有“山城一体”特色的旅游城市,山城结合的关键在绿化,应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一流的山水型园林城市。

大环境绿化。由“两山、六带、四片、加一环”组成。两山是泰山、徂徕山;六带是指源于泰山流经泰城,汇入汶河的六条自然河流,(分别是泮河、涝洼河、奈河、梳洗河、双龙河和冯利庄河);四片是大河旅游区、西南郊区公园、东南农林科研实验区和东北林果风景区;一环即位于山城分界线上的环山路绿化带和高速公路绿化带。四大片绿化,从城市四个方向楔入,与城市道路、河流形成的绿地相汇合,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公共绿地。由“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组成。东岳大街、灵山大街、红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