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初中历史七下《第4课 “和同为一家”》word教案 (2)

第4课: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 回鹘衣装回鹘马” 点苍山会盟

●课程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知识与能力 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史实,并能列举唐朝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会发展以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突厥 回纥南诏的社会生活以及与唐朝的关系。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归纳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突厥、吐蕃、回纥、南诏与唐朝的关系,培养比较概括的能力

●重点 在理解唐朝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加深认识突厥与唐朝的关系和文成公主入藏的史实。 ●难点 认识友好互助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则是一时的历史现象。 一、“天可汗”

突 厥

公元6世纪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归附于柔然。西魏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官制,创制了立法和文字。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攻灭东突厥,唐高宗显庆四年(658年)唐又灭西突厥,余部西迁中亚。在武则天时期,再度建立后东突厥帝国。约在7世纪末8世纪初,被回纥灭亡。 阅读思考:

1. 解释“天可汗”的含义。

“可汗”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对他们君主的的称呼,“天可汗”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 2.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尊敬和拥戴? 唐太宗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顾其种落皆依 朕如父母。”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二、文成公主入藏

松赞干布:吐蕃杰出的赞普,7世纪前期,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城。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松赞干布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最广为人知的藏王。他在西藏高原实现了统一,正式建立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为巩固统一,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迁都拉萨并建造布达拉宫;把西藏划为六大行政区域;推广佛教;创制文字;与唐王朝和尼泊尔联姻,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并建成大昭寺、小昭寺;统一度量衡制度;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保护水利资源;开山修路以促进贸易;等等。这些对吐蕃经济、文化、佛教、医药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藏族历来十分敬重松赞干布,他被视为观音的化身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子,公元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入唐求亲。公元64年又派遣吐蕃大相禄东赞到长安以黄金为聘礼,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许给松赞干布,并派宗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公主入吐蕃完婚,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筑城邑、立屋宇。文成公主修建小昭寺,后又协助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进藏为吐蕃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技文化,为吐蕃族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喇嘛教中文成公主被认做绿度母的化身(度母,藏语中作卓玛,藏传佛教传说中的观音化身),受到极大崇敬。

吐蕃族

7—9世纪时古代藏族在中国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蕃为古代藏族自称。6世纪时,以山南地区经营农业的雅隆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已经建立政权,并逐渐将势力扩展到拉萨河流域,其首领称赞普,相称大论、小论。629年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他制定法律及职官、军事制度,统一度量衡,命人创制文字,与唐、天竺(今印度)、泥婆罗(今尼泊尔)开展交往,引进先进文化。佛教也于此时传入吐蕃。

看《步辇图》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特意在红山上修筑了布达拉宫。 说一说: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促进了吐蕃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密切了唐朝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友谊。 合同为一家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椤掑鏅悷婊冪箻楠炴垿濮€閵堝懐顔婂┑掳鍊愰崑鎾剁棯閹岀吋闁哄矉缍侀獮鍥敍閿濆棌鎸呮繝鐢靛仜濡﹥绂嶅⿰鍫濈闁逞屽墮椤啴濡堕崱妤€衼缂傚倸绉村Λ妤€鐜婚崸妤佸亜闁稿繐鐨烽幏铏圭磼缂併垹骞栭柟鍐茬箺閵囨劘顦寸紒杈ㄥ浮閹晠宕橀懠顑挎偅缂傚倷绶¢崰鏍偋閹惧磭鏆﹂柟鐑橆殕閸婄兘鎮楅悽鐧诲湱鏁幆褉鏀介柣妯虹仛閺嗏晛鈹戦纰卞殶闁瑰箍鍨硅灒濞撴凹鍨抽埀顒冨煐閵囧嫰寮村Δ鈧禍楣冩⒑閸濆嫮鐒跨紒鏌ョ畺楠炲棝寮崼顐f櫖濠电偞鍨堕敃鈺傚閿燂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