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教案新人教版

L12教育教学文件

23*马 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韩愈,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生平经历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反复诵读,说出文章大意及重要文言词语的准确含义。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理解本文的深层含义,并能体会作者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培养真才实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很好。有很多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龙马精神、跃马扬鞭。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的一篇关于马的文章。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和柳宗元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反对过分追求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2.背景资料

《马说》大约写于韩愈步入仕途之前。韩愈于二十五岁考中进士,因文章而名扬四方。他奉经守儒,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为了积极出仕,他多次上书宰相,以及地方的封疆大吏,一再重申自己的观点,希望当权者能理解自己、信任自己、重用自己。可惜,韩愈多次上书,当权者却未予理睬。此时,韩愈正值壮年,雄姿英发,空有满腹经纶而没有施展的机会,于是,感慨激烈之志、抑郁不平之气便沛然充盈于胸,愤然写下《马说》,以寓其志。

3.知识链接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L12教育教学文件

L12教育教学文件

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取以小见大的方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即“说马”,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问说》等就属于这一文体。

4.检查预习 (1)重难字

骈(pián) 槽枥(cáo lì) 一食(shí) ....粟(sù) 食马者(sì) ..(2)通假字

①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食”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xiàn)(“见”同“现”,表现。) .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cái)(“材”同“才”,才能、才干。) .④其真无马邪(yé)(“邪”同“耶”,相当于“吗”。) .(3)古今异义

?有名马。?古义:即使。例:故虽.

虽?

?今义:虽然。?

?古义:仆役。例:衹辱于奴隶人之手。?..奴隶?

??今义:为奴隶主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例:一食或.?或

?今义:或者。?

(4)一词多义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策??而临之名词,马鞭?执策.??虽有千里之能.名词,能力?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动词,能够?.?粟一石?一食或尽.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动词,吃尽动词,竭尽

(5)词类活用 L12教育教学文件

L12教育教学文件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②策之不以其道(名词作动词,用马鞭驱赶。) .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施展,竭尽。)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6)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其真不知马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千里之马者”。) ③省略句

策之不以其道(句前省略主语“食马者”。)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伯乐:春秋时期秦国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祗:只,仅。 辱:受屈辱。 一食: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策:鞭打。

通其意:跟它的心意相通。 2.重点句子翻译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2)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L12教育教学文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