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原子核的组成
基础夯实:
1.关于质子与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D.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 2.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 B.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 C.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Z 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Z,中子数为Z
3.一放射源放射出某种或多种射线,当用一张薄纸放在放射源的前面时,强度减为原来的,而当用1 cm厚的铝片放在放射源前时,射线的强度减小到几乎为零.由此可知,该放射源所射出的( ) A.仅是α射线 C.是α射线和β射线
B.仅是β射线 D.是α射线和γ射线
4.关于γ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核放射的 B.它是原子内层电子受到激发时产生的 C.它是一种不带电的光子流 D.它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电子
C.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6.质子和中子“牢牢抱成团”组成原子核靠的是( ) A.万有引力 C.核力
能力提升:
A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原子核的表示符号为Z B.库仑力
D.万有引力和核力
A.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 C.原子的质量数为Z
B.原子的质量数为A D.原子核的质子数为Z
8.α粒子可表示为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粒子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 B.α粒子原子核内有2个中子 C.α粒子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 D.α粒子实际就是He原子核
9.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19-1-4所示,则( )
图19-1-4
A.α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D.α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之比为1∶88 10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核式结构
C.原子核还可再分 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1氢原子半径是0.53×10-10m,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求: (1)电子所在轨道的电场强度; (2)电子绕核运动的速率、频率.
19.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基础夯实:
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的快慢不可人为控制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2.原子核X经β衰变(一次)变成原子核Y,原子核Y再经一次α衰变变成原子核Z,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X的中子数减核Z的中子数等于2 B.核X的质子数减核Z的质子数等于5 C.核Z的质子数比核X的质子数少1
D.原子核X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比原子核Y的中性原子的电子数少1
3.近几年来,原子物理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996年,科学家在研究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AZX经过6
253Fm,由此判定生成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次α衰变后的产物是100( )
A.124、259 B.124、265 C.112、265
D.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