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盼》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精读引领课

——《盼》《爸爸的计划》+《腊八粥》《小蒙戛坐汽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与拓展阅读,学习借助环境描写与人物细节刻画来表达心理的方法。 2.继续领会作品的立意以及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凸显中心意思。 3.感受文学作品带来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1.学习借助环境描写与人物细节刻画来表达心理的方法。 2.领会作品的立意以及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凸显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

1.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凸显中心意思。 2.文学作品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

(一)借助文字,感受人物心理。

1.《盼》这篇课文对“盼”的心理活动的描写,非常生动逼真,我们读来感同身受。 2.再次走进这篇课文,找出文中你最欣赏的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理由。 (1)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2)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3)“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4)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3.小结与仿写:我们可以借助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有一天你考砸了,偏偏老师要让父母在试卷上签字,你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签字这件事,你的心理活动有哪些?试着写上一两句。

(二)聚焦立意,习得创作方法。

1.《盼》这篇课文的立意是什么?围绕中心意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学生交流。

提示:全篇课文都是在写“盼”,自从有了新雨衣之后,就一直在盼望着下雨,渴盼着穿上新雨衣在雨中漫步的快乐惬意,暗含“有梦想,有追求,就有希望”的道理。

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盼”的中心意思? 说话练习:

自从妈妈给我买了新雨衣后,我吃饭的时候, ;我走路上学的时候, ;我写作业的时候, ;甚至在睡觉的时候, ……

3.比较《盼》与《夏天里的成长》在立意表达上的异同。 (三)通过拓展,丰富表达效果。

1.同样是“盼”的心理,我们走进《腊八粥》和《小蒙戛坐汽车》,去找一找文中的“八儿”和“小蒙戛”分别盼什么?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去写的?

2.交流所得。

八儿盼望能立即吃到腊八粥,而且盼望能吃很多。小蒙戛盼望坐上汽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结合环境描写、人物的细节刻画,体会“围绕中心意思写”。 3.从他们的“盼”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作者的立意与表达之妙。 4.阅读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交流这篇例文又是怎样立意与安排材料的? (四)现场实践,自主运用策略。

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

1.欲成文,先立意。围绕中心意思,我们再组织材料,详写最能凸显中心意思的部分。 2.出示: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两个,想想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好斗的公鸡 都是淘气惹的祸 闲不住的奶奶 忙碌的早晨 欢声笑语满校园 那些温暖的时光 围绕以上题目,先确定中心,再思考后交流。 3.强调与小结: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板书设计

《盼》 借助环境、细节描写 展现人物心理活动 聚焦立意、习得方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