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界吧!

设计意图:立足于文化价值的挖掘,努力使圆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田,让数学课堂丰富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三)巩固新知:

教材2页,议一议。

让学生通过“议一议”同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加深对:(1)圆有无数

条直径和半径;(2)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或者说半径是直径的

1的认识;2同时使学生了解: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四) 达标反馈

1.分别量出右面圆内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找出下面各圆的半径或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3.按要求画出半径或直径,用字母表示并测量。 (1)画出一条半径。 (2)画出一条直径。

r= d=

4.你注意过吗?下水道的井盖都是圆形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 1.直径是两点都在圆上的最长的线段。 2~3 略。

4.井盖设计成圆的,一是美观,二是无论怎样转动井盖,它和井口都是重合的。 (五)课堂小结

小组交流,想一想、写一写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圆,圆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叫做圆。圆的特征十分明显。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无数条直径,并且这些半径

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则是直径的

1;一个圆2的大小是由半径的长短决定的,圆的位置由圆心所在的位置决定。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同时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改进学习方法找到依据。

(六)布置作业

1. 画出下面圆的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2.填表。 半径 18cm ●

O 1dm 3 直径 0.7dm 0.5cm 3.夏天的中午,一棵大树投在地面上的阴影近似为一个圆形,它的半径约是5米。那么这个圆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4.火眼金睛辨对错。

(1)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2)通过圆心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 ) (3)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 ) (4)圆的所有对称轴都交于圆中心的一点。 ( ) 5.快乐ABC。

(1)半径是一条( )。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2)圆的直径是1.5米,半径是( )厘米。 A.7.5 B.750 C.75

(3)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 )。 A.直径 B.半径 C.不确定 6.画出下面各圆的圆心和直径。

想一想,哪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答案: d r ●O 1.

2.0.35分米 0.25厘米 36厘米

2分米 33.10米

4.(1)× (2)× (3)× (4)√ 5.(1)B (2)C (3)B

6. 第一个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 板书设计

圆的初步认识 圆的认识 圆心---o 决定圆的位置 半径--r 决定圆的大小 有无数条半径,长度都相等 直径--d 有无数条直径,长度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 在同一个圆d 2? 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

师:我们来看一下“动物汽车大赛”有哪位同学能把你观察到信息说一说。 生:我了解到小鸭子设计的汽车车轮是三角形的…… 师:你喜欢谁的设计?说说你的理由。

师: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小猴子设计的,因为圆形车轮易滚动,并且运行过程平稳。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品的面是圆形的,如硬币的面、钟面、圆桌的面、茶叶筒的上下面等等,除了这些,你还能举出哪些物品的面是圆形的?(请几名同学说说)

师:无论是在大自然中,还是我们的生活里,圆随处可见,有了圆,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和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

引出课题: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直观感知圆,对圆形成表象,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又新颖有趣,吸引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新知做铺垫,引出课题。

(二) 数学资源

篝火晚会时人们为什么会自然地围成圆形? 答案:

当人们围成圆形时,火堆就是圆心,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相等,这样每个人都可以看清楚。

三、资料链接

大约在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圆的木轮。大约在4000

年前,人们将圆的木轮固定在木架上,这就成了最初的车子。车轮设计成圆形,利用了同圆的半径相等,也就是“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道理。 有趣的迷路问题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位旅行者,想要穿过茫茫的雪原,可他走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却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地,无名的恐惧立即笼罩他的心头,难道永远走不出雪原了吗?像这样的事情,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和杰克·伦敦都有过详尽的描述。这种迷路现象,在密林里和草原上也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世界上许多人都研究过这个问题,于是“迷路”问题成了世界名题。

挪威一位生物学家胡尔从生理学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专门研究。他指出:人的身体左右器官发育是不完全对称的,大多数人右部器官发育要比左部器官好,特别是右腿要比左腿发育得好。因此当他行走时,右腿每迈一步总比左腿稍远,于是他的行走路线是一条曲线,经过一定时间,便形成了一个圆,确切地说,是两个同心圆,即右腿走的是大圆,左腿走的是小圆。

其实,不仅人发生这种现象,几手世界上的一切动物都是如此,大至失掉了方向的野牛、野象,小至微生物阿米巴细菌,概莫例外。即便把一条狗蒙上眼睛,赶它奔跑,它也会惊慌失措地兜起圈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