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站公共艺术调研报告

上海地铁站公共艺术调研报告 学号 11124850 姓名 肖慧敏

地铁站的公共艺术,我的理解是在保持地铁站原有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外观造型上的改变,使它符合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反映城市风貌,具有这个时代这个城市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上海的地铁站在世博前后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去年上海世博会在上海的举行,这使上海有了更多的艺术氛围,艺术气息。包括地铁站在内的,都有了很多变化。

上海的地铁车站一般占地面积不大,但每个车站的装饰布置都各有特色。地铁二号线从浦西的中山公园到浦东的张江,七幅主题鲜明的壁画分布其中的七个站点,不但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更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如静安寺站的《静安八景》。

因为八景的图片量过多,所以下面我就对其中6图进行逐一的介绍以及对作品进行分析。

浮雕静安八景之一讲经台。相传宋代年间,寺僧仲依将静安寺迁到沸井浜后,即筑土台,作为举重将经之用。浮雕静安八景之二芦子渡。芦子渡,在沪渎垒旁,相传该地旧有东西芦子二城,渡淞江者,必由此取道,故名芦子渡。

雕静安八景之三沪渎垒。沪渎垒,在静安寺旁,相传东晋虞潭,为防海寇,曾于成帝(公元326-342年)时,在沪渎旁修筑御寇垒,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将军袁山松重家修茸,以御孙恩,后称为沪渎垒。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