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
1、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的假设。结合您的情况分析您为什么选择来徐州工程学院参加岗前培训?
答:(1)首先,此次岗前培训的机会非常难得,是党中央和自治区政府为新疆跨越式发展作出的英明决策,可以说百年不遇。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此次机会在新疆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和个人的一生成长过程中都具有十分的稀缺性,而我又恰好符合政策的要求,所以就应该抓住机会珍惜机遇,响应号召,磨练自己。
岗位的稀缺性
(2)可能在以前的岗位上我们能够获得较目前相对较好的报酬,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在原先的岗位上获得相应的地位,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此次岗前培训虽然让我们放弃了原先的工作,到异地求学且时间为两年,但我认为是值得的。因为从整个自己的人生和职业规划来看,岗前培训的机会对于我来说非常难得和珍贵,自己将受益一生。从经济学角度看,培训的这两年中我所放弃的以前的工作和因工作取得的收益是我的成本,可能面临的目标是自己的机会成本,但是这些成本与我将来预期取得的收益相比较,我认为还是收益大于成本,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我认为参加岗前培训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提示: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些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多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这就要考察你的收益和成本,包括机会成本。
2、我们消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对于什么是幸福,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用的“幸福方程式”来概括,即,幸福=效用/欲望。请结合经济理论中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分析下面问题: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
答:(1)确实现在的中国人没有10年前快乐了,也就说幸福感在下降。根据美国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的“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幸福感下降说明有以下情况发生:效用减小欲望增大;效用不变欲望增大;欲望不变效用减小;效用和欲望都在增加但是欲望的增加速度更大;效用和欲望都在减小而效用的减小速度更大。
(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们的欲望也在不断地增大。10年前物质相对现在不是那么的丰富,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对于一个家庭是一件很新鲜很幸福的事情因为那时手机、电脑等信息媒介还没有很普及。而如今一部固定电话带给人的效用较过去确实不如10年前那么大了,而现在人们对通信设备的欲望却增大了,人们开始追求手机、3G手机、智能手机,手机的普及率大大增加。效用的减小、欲望的增加,幸福感也就降低了。 贫富差距
3、 在大学里可以花费10元钱看一场最新的电影,但在校外的电影院看同样的电影却要花30-50元。许多大商场为了促销,常常打出买100送50元现金(或购物券)或买200送100元现金(或购物券)的广告。在广州很容易以750元左右的价格买到从广州到济南的经济仓飞机票,但是在济南只能买到1420元的从济南到广州的经济仓飞机票,乘的是同一航空公司的飞机,甚至是同一架飞机,同样的机组,时间里程也一样,价格虽然相差如此悬殊。总之,这些同样商品向不同人群索取不同价格的作法叫做价格歧视。
请分析: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表现; 价格歧视的后果和目的;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答:(1)价格歧视的含义及其表现: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
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表现为: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2)价格歧视的后果和目的:首先,任何商家都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尽可能高地定价。但价格太高,东西就卖不出去。这样一来,商家只好按消费者普遍
能够接受的水平来定价。其次,消费者的需求是有不同弹性的。有些东西对有些人来说是不得不买的,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买可不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家,正是发现了需求的不同弹性,进行差别定价。
(3)价格歧视的条件:
a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 价格成反比。 b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c必须阻止不同购买集团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
d不同的购买集团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并且为厂商所知。即厂商了解购买集团对产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
首先,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要有明显确定的差别。其次,定价的对象产品必须是难以转让的。否则,以低价买进产品的消费者就会将产品倒卖出去,商家的定价策略就完全失败了。
4、美国经济中一些最大的经济波动源于中东的产油地区。原油是生产许多物品与劳务的关键投入,而且,世界大部分石油来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中东国家。当某个事件(通常起源于政治)减少了来自这个地区的原油供给时,世界石油价格上升。美国生产汽油、轮胎和许多其他产品的企业会有成本增加。这又引起滞胀。
第一起这种事件发生在70年代中期。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作为欧佩克成员走到了 一起。欧佩克是一个卡特尔——一个企图阻止竞争并减少生产以提高价格的卖者集团。而且石油价格的确大幅度上升了。从1973年到1975年,石油价格几乎翻了一番。世界石油进口国都经历了同时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衰退。在美国,按CPI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几十年来第一次超过10%。失业率从1973年的4.9%上升到1975年的8.5%。
在几年后几乎完全相同的事又发生了。在70年代末期,欧佩克国家再一次限制石油的供给以提高价格。从1978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翻了一番还多。结果又是滞胀。第一次欧佩克事件之后通货膨胀已有点平息,使现在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又上升到10%以上。失业从1978年和1979年的6%左右在几年后上升到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