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酒精用作燃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金刚石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D错.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缺乏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 D.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考点】水资源状况;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及节能减排解答;

B、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解答;

C、根据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解答; D、根据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解答. 【解答】解: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要节约用水.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C、生活中通过煮沸可将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D、自然界中的水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所以都是混合物,正确. 答案: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有关水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通过题目对水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掌握基础知识点即可轻松解题. 3.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可作气体肥料分析; D.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因此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来炼铁,故正确;

C.二氧化碳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故正确;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

下列比较中,符合实际的是( ) A.黄铜片比纯铜片的硬度大 B.地壳中硅的含量比氧多 C.铁门窗比铝合金门窗更耐腐蚀 D.食盐水比食醋的pH小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A、因为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要大; B、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C、据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分析;

D、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pH=7显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分析解答. 【解答】解:A、因为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所以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要大,故选项叙述符合实际;

B、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C、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比钢铁更耐腐蚀,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D、食醋的PH<7,显酸性.食盐水pH=7,显中性,故选项叙述不符合实际. 故选A.

【点评】此题涉及到的是一些基础知识的考查,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5.

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下列关于R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不正确的是( ) A.R>Cu

B.R>Fe

C.Zn>R

D.R>Ag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

【解答】解:金属R放入稀硫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H>R;R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R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弱,即H>R>Cu.由此而可知,R>Fe不正确,故B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图1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图2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图3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D.图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①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②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解答】解:A、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同样不能燃烧.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2实验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无明显变化,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检验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

2017年10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她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由42个原子组成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0 C.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青蒿素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1×22)+(16×5)=282,故错误;

C.青蒿素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错误;

D.青蒿素中C、H、0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A.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