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以下理解有误的是( )
A. 朱士行是中国僧人中第一个到达印度并取得大批佛教经典原本的人 B. 玄奘译经的基本程序,中国翻译史上称为“汉唐旧法” C. 义净印度之游走的是海路,他还著有《梵语千字文》,是一部学习梵语的字书 D. 法显的《佛国记》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答案:A
2. 遣唐使的历史贡献不包括( )
A. 引进唐朝律令典章,推动日本社会改革 B. 吸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平 C. 吸收中国先进物质文明,促进日本经济发展 D. 提升了日本国民的精神素质 答案:D
3. 以下对唐四大发明的有关认识有误的是( ) A. 罗盘经阿拉伯人传入地中海,意大利商船率先采用
B. 火药的成分硝传入阿拉伯帝国,波斯人称为中国盐、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C.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 D. 中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开始了印刷史上的新时代 答案:D
4. 不属于茶文化五境之美的是 ( ) A. 茶水 B. 茶具 C. 心境 D. 环境 答案:C
5. 对唐朝盛世景象叙说不正确的是( )
A. 唐长安城里外国人在城里都有自己的居住区,享受一定的治外法权 B. 在唐的侨民以波斯人最多
C. 唐朝一般让外国人穿自己民族的服饰,以示区别,不与华人混同 D. 昭武九姓曾经是月氏人 答案:B
6. 对日本茶道的相关认识有误的是( ) A. 茶道有个人服从环境和整体的儒家精神
B. 冈仓天心认为明清时的淹茶时期是茶的浪漫主义时期 C. 道教为日本茶道奠定了审美理想的基础 D. 千利休提出“和、敬、清、寂”四规 答案:B
7. 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
A. 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 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 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 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答案:D
8. 对日语借用汉字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日本国使用的最初文字就是汉字 B. 汉籍传入日本之始,最早的记载当推百济王仁博士带去的《论语》和《千字文》。 C. 这一阶段出现了用汉文写成的史书及文学作品
D. 由于使用汉字,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能够很好地研究中国文化 答案:D
9. 有关佛教中国发展,认识有误的是( )
A. 佛教东汉初年已传入中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还看不出影响的迹象 B. 由于时代的局限,魏晋时代所理解的佛学只能是玄学化的佛学 C. 印度禅学在中国的变异并发展成禅宗的原因是时代浪潮的影响 D. 隋唐以后,中国佛教基本上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答案:C
10. 《茶经》对茶文化的改进没有( ) A. 减少添加物 B. 讲求饮茶器具 C. 讲究水质
D. 讲究煮水的技巧 答案:B
11. 以下不属于弥生飞跃的表现的是( ) A. 生产方式由采集渔猎到农耕水稻 B. 体貌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
C. 工具由新石器、金石并用发展到铁器 D. 人身材变高 答案:B
12. 对汉籍和训认识有误的是( )
A. 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B. 起源于平安时代,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 C. “桂庵和训”使得汉籍和训成型通行开来 D. 所有人都必须借助送假名才能阅读汉籍原文 答案:D
13. 有关佛教能与中华文化融合的原因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文化有不足之处需要补充 B. 佛教的适应性
C. 佛教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D. 中国哲学体系中没有“本体论”论述 答案:D
14. 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 A. 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 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 创立了日本茶道
D. 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答案:C
15. 对万叶假名阶段的看法有误的是( ) A. 出现“假名”
B.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
C. 万叶假名看上去全是汉文,但中国人看不懂,现代日本人却可以看懂 D. 在记录同一个日语发音时,不同时候不同人会用不同的同音汉字 答案:C
19秋《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2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火药的制作方法传入阿拉伯地区,是由蒙古人攻打那里带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 秦汉移民在日本被称为“秦汉渡来人”,他们是日本弥生飞跃的历史功臣。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3. 2、3世纪之交,佛教在西域也发展起来,后来经西域传入国内。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A
4.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称为“万叶假名”。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5. 朱士行的功绩在于求得印度原本《放光般若》(又名《大品般若》),从而在中国内地开义学的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