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试题
1、《荀子》全书共( )篇。 A 29 B 30 C 31 答案:B 2、荀子是( )的重要人物之一。 A 法家 B 儒家 C 纵横家 答案:B 3、《劝学篇》旨在谈论( )的重要性。 A 为学 B 为政 C 为名 答案:A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 )。 A 《赋篇》 B 《修身篇》 C 《劝学篇》 答案:C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中“假”的意思为( ) A 假设 B 假如 C 凭借 答案:C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绝”的意思为( )。 A 渡水 B 隔绝 C 断绝 答案:A 7、“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出自( )。
A 《荣辱篇》 B 《劝学篇》 C 《乐论篇》 答案:B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 出自( )。
A《劝学篇》 B《成相篇》 C 《正名篇》 答案:A 9、《劝学篇》中引用的诗句“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出自( )
A 《诗经·曹风·君子》 B 《诗经·曹风· 淑人》 C 《诗经·曹风·尸鸠》 答案:C 10、“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中的“恶”意思是( )。
A 邪恶 B 哪里 C 厌烦 答案:B 11、“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中“切”的含义是( )。
A 切合实际 B 解说 C 分割 答案:A 12、“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中“楛”的含义为( )
A 隐私 B 不合礼法 C 讨厌 答案:B 13、荀子认为儒者修养身心之法和提高品德修养之术以及最终所要达到之境界的根本一点是遵循( )。
A 为学 B 礼义 C 为政 答案:B 14、“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出自( )。 A 《非相篇》 B 《儒效篇》 C《修身篇》 答案:C 15、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 )、( )。 A 彭祖,尧,禹 B彭祖,尧,舜 C禹,尧,舜 答案:A 16、“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中“扁”的含义是( )。 A 遵循 B 如果 C 只要 答案:A 17、“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出自( )。 A 《天论篇》 B 《仲尼篇》 C 《修身篇》 答案:C 1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出自( )。
A 《君道篇》 B 《修身篇》 C 《仲尼篇》 答案:B 19、“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应该翻译为( )。 A 礼法,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法的。 B 礼貌,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法的。
C 礼法,是用以正身的;老师,是为了正确解释礼貌的。 答案:A 20、“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出自( )。 A 《君道篇》 B 《不苟篇》 C 《仲尼篇》 答案:B 21、“君子常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中“义”的含义是( )。
A 意义 B 含义 C 议论 答案:C 22、“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中“夸诞”的含义是( )。 A 夸奖 B 炫耀 C 荒诞 答案:C 23、“恭俭者,屏五兵也,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中“五兵”的含义是( )。 A泛指兵器 B 泛指军队 C 泛指将领 答案:A 24、“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虽欲不谨,若云不使。”中“让”的含义是( )。 A 谦让 B 拥挤 C 让路 答案:B 25、“快快而亡者,怒也;察察而残者,忮也;博而穷者,訾也。”中“快快”的含义是( )。 A 痛快 B 快速 C 加快 答案:A 26、斗者,忘其身者也,( ),忘其君者也。
A忘其亲者也 B忘其朋者也 C忘其子者也 答案:A 27、在《非相篇》中,荀子论述的三个问题是( )。 A 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礼义的必要性与方法 B 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辩论的必要性与方法 C 否定相人之术、论述了“法后王”、有关治家的必要性与方法 答案:B 28、( )是荀子的一个中心思想,也是不同于其他各家的进步思想。 A否定相人之术 B有关礼义的必要性与方法 C法后王 答案:C 29、“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出自( )。 A 《君道篇》 B 《不苟篇》 C 《非相篇》 答案:C 30、“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中“僇”含义为( )。 A 责骂 B 耻辱 C 核查 答案:B 31、“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中“数”的含义是( )。 A 审视 B 计数 C 计算 答案:A 32、“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中“说”的含义是( )。
A 劝说 B 学说 C 说服 答案:B 33、“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中“功”的含义是( )。
A 功课 B 工作 C 成就 答案:C 34、“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 中“辩”的含义是( )。 A 讲话有条理 B 据理力争 C 广泛辩论 答案:A 35、“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中“假”的含义是( )。 A 乘着 B 假借 C 虚伪 答案:A
36、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独独推崇( )的学说。
A 仲尼、韩非子 B 仲尼、子弓 C 韩非子、子弓 答案:B 37、荀子在( )初开词赋之先河。
A 《修身篇》 B 《非十二子篇》 C 《王霸篇》 答案:B 38、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提出“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其中“三奸”是指( )。 A奸事、奸民、奸说 B奸事、奸心、奸民 C 奸事、奸心、奸说 答案:C 39、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事”是指( )。
A 劳力而不当民务 B 劳知而不律先王 C 劳辩而不顺礼义 答案:A 40、荀子在《非十二子篇》所提出的“奸心”指( )。
A 劳力而不当民务 B 劳知而不律先王 C 劳辩而不顺礼义 答案:B 41、( )是荀子理想的最高境界。 A 大儒 B 大道 C 大知 答案:A 42、( )的国家是荀子的理想。
A 民者 B 王者 C 人者 答案:B 43、“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中“待”的含义是( )。
A 等待 B 通过 C 按照 答案:C
44、荀子在《王霸篇》中提出的治国方略是( )。
A 义立、信立、权谋立 B义立、功立、权谋立 C位立、信立、权谋立 答案:A 45、“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中“错”的含义是( )。 A 错误 B 方法 C 处置 答案:C 46、“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中“自持”的含义是( )。
A 自己相信自己 B 自己约束自己 C 自己坚持自己 答案:B 47、“人主者,以官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之。”中“官人”是指( )。
A 任人以官 B 为官之人 C 权重之人 答案:A 48、“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中“服人”的含义是( )。 A 服务于人 B 服从于人 C 使人服从 答案:C
49、荀子在《王霸篇》中指出( )而天下归之,失去则天下去之。 A 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死、得百姓之誉 B 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财、得百姓之誉
C得百姓之力、得百姓之死、得百姓之智 答案:A 50、故械数者,治之流也,( );君子者,( )。
A治之原也、非治之原也 B非治之原也、治之原也 C治之原也、亦治之原也 答案:B 51、《诗》曰:“介人维藩,大师为垣。”中“大师”的含义是( )。 A 官吏 B 君王 C 民众 答案:C
52、荀子在《君道篇》中指出具有( )这四者俱则天下归之,否则天下去之。 A 善生养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 B 善使用人、善班治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
C 善生养人、善安抚人、善显设人、善藩饰人 答案:A
53、荀子在《君道篇》中指出想要国家强盛、安定、荣耀的最便利的方法是( )。 A 慎取将 B 慎取相 C 慎取官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