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下册5-10导学案 - 图文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李颖 审核:孙国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简述安史之乱的过程与影响,根据史料分析安史之乱的原因。 2、知道相继存在于黄河流域的五代政权和十国政权的大致区域。 3、探究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局面之间的联系。 【学习重点】

安史之乱 五代十国 【学习提示】

唐初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地曾设置大都督或都督。高宗时,都督“带使持节”,直接代表皇帝,称为“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有10个节度使。节度使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表面上尊奉朝廷,实际上各自为政。安史之乱后,自行委任官吏,赋税收入也不上缴中央。节度使死了,一般都由儿子继任,皇帝只能承认。节度使成为地方上的“土皇帝”。 【课堂演练】

忆昔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凛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纵鲁搞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看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泪江汉身衰疾。

1、诗中“复恐初从乱离说”一句中“乱离”指什么事件?

2、以下是该事件的重要史实,请你排列正确的顺序,还原该事件。 A、安禄山在洛阳称帝,继续向长安进攻。

B、朝廷赶紧派兵镇压,但匆匆拼凑的军队战斗力低下,叛军很快占领洛阳。 C、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从范阳(今北京)起兵。 D、太子李亨北上灵武,即位为唐肃宗。

E、叛军内部明争暗斗,分崩离析,直到763年,这场叛乱才被平息。 F、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军与唐肃宗会合,借用回鹘军队帮助,形势有了明显转机。

G、唐玄宗猜疑大将,指挥频频失误,导致潼关陷落,长安失去屏障,唐玄宗向西逃往蜀地。

3、诗中“洛阳宫殿烧焚尽”一句,说明了该事件给社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1 ——卢新宁(清江中学杰出校友)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李颖 审核:孙国昌

4、《新唐书》记载: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孽萌,以成祸根。·····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土。这段材料说明

A、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权势被彻底削减 B、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权势增大

5、你认为,下列各项,哪些是该事件爆发的最主要原因?请在()√

( )皇帝荒废朝政 ( ) 杨贵妃得宠 ( )农民负担过重 ( )发生严重灾荒 ( )节度使权利膨胀 ( )军队战斗力薄弱 6、唐朝后期, 统治腐朽 、 、 越来越严重,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所以爆发了农民起义,即历史上著名的 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7、五代十国的皇帝,大多原是手握重兵的藩镇将帅,凭借武力取得皇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填空。

五代指的是( )、( )、( )、( )、( )

十国指的是(前蜀)、(后蜀)、(吴)、( )、( )、( )、( )、南平、南汉以及( )。

8、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玄宗南逃蜀中 9、唐末农民战争对唐王朝产生的影响是

A.加速了唐王朝的衰落 B.严重地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力量

C.瓦解了唐王朝的统治 D..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 第

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陈桥驿兵变及北宋的建立,北宋加强中

央集权的措施和重文轻武的政策、作用和影响,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2.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及影响为立足点,以史导论,培养学生分 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3.学习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使学生认识到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的愿望。通过深人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重难点】

1.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影响;

2.宋初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正确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影响。 【框架结构】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 有关。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2 ——卢新宁(清江中学杰出校友)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李颖 审核:孙国昌

2、960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 建立宋朝,定都 ,历史上称北宋。

3、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 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4、宋太祖为加强 ,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 ,牢牢地控制了军队。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 。他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 。

5、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 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 ,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 、 。

5、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 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 ,以分知州的权力。

6、为加强财政权,宋太祖还下令取消 收税的权力,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 ,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7、宋朝把 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 2、形成:宋太祖有意重用 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 继续采取 、

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3、表现: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授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 。

宋朝重注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造就了宋朝的 、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局面。

4、宋朝的 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 。

【课堂巩固】 一、选择题:

1、历代皇帝登上皇位的方式有很多,下列人物以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是( )。

2、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3 ——卢新宁(清江中学杰出校友)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李颖 审核:孙国昌

3、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 C、行使对地方的检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

4、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而北宋时相当于宰 相的官职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皇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

C、丞相权力的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政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

B、说明宋朝对军队十分不重视

C、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D、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6、“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7、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发展影响的是(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造就了宋朝的文治局面 D、促使文人投入诗词创作之中 二、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太祖)一日召见赵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其故何哉?吾欲息兵定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人神之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请回答:(1)他们在讨论什么?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赵普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3)与历朝开国之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做法相比, 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2、下图中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4 ——卢新宁(清江中学杰出校友)

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 初一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李颖 审核:孙国昌

【链接中考】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所描绘的古代帝王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2.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并能简单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 【重点难点】

1.澶渊之盟 、宋夏盟约

2. 如何评价北宋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和战争 【知识框架】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

(1)背景:隋唐时期,____________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发展:____________末年,北方汉人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

(3)建立政权:①____________初,__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____。

②影响: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____________,国力不断增强。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5 ——卢新宁(清江中学杰出校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