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含答案)

刑法分类练习题 ◆◆刑法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判断题

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 一、单项选择题 1.D;2.D; 二、判断题

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 )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

1

承担的刑事责任

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信交给乙某。乙某当即酬谢甲某8000元现金。事后,乙某与行贿者串通,并销毁了有关罪证。( ) A、甲某构成敲诈勒索罪 B、甲某构成包庇罪

C、甲某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甲某不构成犯罪

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刑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该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4.甲在新刑法生效以前实施的某一行为,新的刑法规范认为是犯罪,而旧的法律认为不是犯罪,此时法院宣告甲无罪,这在本质上坚持了( )。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二、判断题

1.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 )

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 )

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 ) 一、单项选择题

2

1. C;2.D;3.B;4.B; 二、判断题

1.对;2.对;3.对;4.错;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 一、单项选择题

1.万某于1996年12月2日,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3年,万某未上诉。1997年10月1日新刑法生效后,万某以新刑法中取消投机倒把罪为由,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依新刑法改判其无罪,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万某的申诉法院应支持,因按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万某应无罪。 B、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但可以对其减刑。

C、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因新刑法对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 D、对万某的申诉不能支持,还应撤销其缓刑,改判实刑,因其不服管理

2.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动,并曾被其所属国韩国通缉。某日,金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金某即以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犯罪为由提出抗议。我国依法可以对李某采取下列措施:(C )。 A、无权进行刑事追诉,应当立即驱逐出境 B、因其是国际犯罪,应交国际法院制裁

C、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

D、可以对其进行追诉,但审判要有韩国、印度、缅甸、泰国等国的共同参与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 )。 A、国刑法B、国刑法 C、国刑法D、我国刑法

4.某国驻日大使馆武官甲在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美国旧金山的航班上与我国留日学生乙接头,收买我国国家秘密,对甲应当:( A)。 A、依照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其刑事责任 C、由日本有关方面处理 D、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5.下列哪些行为实施后,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 )。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