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名词解释
模式 59
所谓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 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适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模式虽然具有不完全性,但它是人们理解事物、探讨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抽样 280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的调查,其结果可用于推论对象总体。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抽样,另一种是随机抽样。随机抽样又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多级抽样。由于各种原因,抽样调查在部分与总体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误差。 大众传播 111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如现代社会中的电视、报纸、广播等。 传播媒介 59
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
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信息 42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 《塔罗瓦尔宣言》 247
该宣言是1981年由代表西方国家垄断大媒介利益的国际性院外活动集团——“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在法国的塔罗瓦尔召集的“自由之声”集会上所发表的。该宣言认为,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西方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付出了过于昂贵的代价,必须坚决予以抵制和反对。 容器人 151
“容器人”是日本学者中野收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受众参与理论139
即民主参与理论,该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垄断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介规范理论。该理论是在一般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不断提高,而现实中又缺乏可以利用的传播资源的矛盾状态下出现的。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播媒介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其核心价值是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 “上限效果”假说 232
该假说由艾蒂玛和克莱因与1977年提出,其观点是: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个假说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带来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它的缩小。 符号 42
符号式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符号可以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类。
麦克卢汉 147
麦克卢汉是一位著名的加拿大传播学家,他所提出的理论学说在传播学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了三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他的理论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但他的理论也具有缺乏逻辑性、含义晦涩等缺点,因此对于其中的一些非科学内容,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 拟态环境 125
即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在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传播权: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当然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 知晓权 178
知晓权在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接近权 179
传媒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 意义 47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意义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传播,实质上就是意义的交流。意义本身是抽象的和无形的,但可以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符号得到表达和传递。 热媒介 149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的媒介,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这是麦克卢汉就媒介分类提出的概念。 信息环境 125
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也即“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在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是制约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符号互动 52(全书)
传播的目的是交流意义,但是意义本身是无形的,传播者只有借助于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传播对象也只有凭借这些符号才能理解意义。符号的互动即是传受双方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互动过程。
即象征性互动,产生于20世纪初,这种理论把人类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认为象征活动是人类创造文化的一种活力,研究象征行为不仅能够揭示人的本质,而且有助于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60年代后,布鲁默进一步发展这种理论,他认为象征性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有3个基本前提:1.人是根据“意义”来行动的;2.意义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的;3.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意义”、“社会互动”、“解释”是象征性互动理论的三个主概念,也是考察社会传播的重要视角。 拉斯韦尔 261
1.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芝加哥大学博士, 2.代表作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3.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过研究。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
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或要素(即著名的“五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产生了什么效果)。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带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双重偶然性 10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 广告 108
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也是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输出方式。现代组织从事的广告活动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商业广告,另一类是非商业广告。
休眠效果 202
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 ,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霍夫兰等人成为“休眠效果”。
这种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经验学派 266
经验学派一词,在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它与主要以思辨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在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从后者而言,它既是一个方法论概念,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伊里调查 262
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针对大选人们民主选票意向的前后对比进行了研究,《人民的选择》是在著名的伊里调查所得出的一项实证研究报告,该报告得出了几项重要结论。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选择性接触假说;3.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这次调查打破了魔弹论,开启了受众研究的新领域。 伯明翰学派 273
文化研究学派即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为霍尔和莫利。该学派继承了新马克思主义者观点,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该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
该学派的主要观点:
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大众传播可分为令部分,即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 3.讯息符号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
4.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组织传播 101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组织内部传播和组织外部传播。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连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