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的界说
宋明理学心性论由各派的心性学说组成,经历了动态的发展过程。正如在理气问题上各派有着不同的观点一样,在心性问题上理学各派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见解。理学各派对心、性范畴作了具体的规定,这是构成心性学说及其各种命题的基础。各派对心、性的界说,在大的方面具有相同之处,这体现了理学及其心性论的共同特点。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由此反映出各派心性论不同的特点。 (一)关于心
心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核心范畴。在对心的内涵的规定上,各派心性论存在着一致处和不同点。
1、对心的界说的相同处 宋明理学各派均吸取了孟子?心之官则思?和荀子?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的观点,以及佛教心学?真心本觉?等重视主观能动性,并加以发展,把心规定为知觉思维。认为心是认知主体,是区别于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强调理性思维有高于感性的一面;心具有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的功能;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主地应事接物,并预知未来,使事物的变化按人们主观预定的方向发展。这是对中国哲学心范畴内涵的丰富。
张载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主张通过尽心来认识事物及事物之理。他说:?今盈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
1
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尽其心也。?陆九渊指出:?心于五官最尊大。?把心作为区别于感官的思维器官和认识论范畴。认为心之官能思,是理性认识,强调?心官不可旷职?,以充分发挥心之思的职能。朱熹最重心的认识论功能,强调?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与张载一样明确提出心与物主客体对立的范畴,认为心有知,物有理,主张通过格物穷理来达到认识的目的。王守仁把陆九渊的心发展为更加抽象、更具主观能动作用的良知范畴,使主体思维的能动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认为良知是先验的认识主体,是辨别是非之心。
以上可见,宋明理学各派均以心为认识论范畴,充分肯定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这是各派的共同之处。尤其是气学派张载和道学派朱熹明确提出了主客体对立的心、物范畴,强调并重视主体对于客体,心对于物及物之理的认识。那种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缺乏认识论,缺乏主客体对立的范畴的观点是缺乏根据的。
2、对心的界说的不同处 对心的内涵的规定最大的不同莫过于朱熹与陆王之间。朱熹仅以心为认识主体,其心不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陆九渊、王守仁不仅以心为认识主体,而且把心作为宇宙本体,心既是认识论范畴,又是本体范畴。朱熹把心的主宰作用仅限于认识论和心对性、情的关系范围内,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陆九渊、王守仁则把心作为宇宙
2
万物的主宰。此外,朱熹认为,?心非仁,心之德是仁?;陆九渊则认为,?仁即此心也?,王守仁亦认为,?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把心等同于仁。朱熹认为,心中不仅有理,而且有欲,心分为道心和人心,因此?心有善恶?之别;陆王则认为?心即理?,心只是一心,反对把心分二,不讲气禀之杂,所以?至善者,心之本体也;心之本体,那有不善?‘这些方面体现了宋明理学中朱熹与陆王两大流派对心的不同看法。
除朱熹与陆王对心的内涵有不同的界说外,气学代表张载提出?人本无心,因物为心?的命题。王廷相继承张载,提出?人心有物,则以所物为主?的心缘外物而起的思想。认为人的主观认知之心因物而产生,心从属于物,是对物的反映,坚持客观事物是第一性,人的主观认识是第二性的反映论原理。这在中国哲学心物关系史上是一创见,并以此与其他理学流派对心的认识有别。
洛学代表二程对心的论述影响了后世理学各派。其心论的主要特点是认为心本善和心为?生道?。即心具有仁义道德的内涵,心善而无恶;并指出:?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认为有心便有事物的形体,事物由此产生。这影响了陆九渊、王守仁,而与朱熹对心的规定有别。 湖湘学派胡宏、张栻对心的界说别具特色。胡宏扬弃二程心为生道的思想,提出?心本于天性?的命题,否定心有本体的意义,这对后世心性论产生一定的影响。张栻对其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