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作业1

(绪论、第1至第3章学习内容)

作业说明:

得 分: 教师签名: 1、在作业题目中选择1题完成。(题目的选择可自行选择,也可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统一安排。)

2、作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每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也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以小组形式完成的,需记录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提交每个成员完成任务的原始材料。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形成小组成果提交老师评阅。

3、 作业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题材,可以形成小论文,小报告;也可以制作幻灯片,微电影等,在同学中展示。(小报告或小论文不少于800字,幻灯片、微电影不少于15分钟)

作业题目:

1、你生活的地区,属于岭南文化的哪种亚文化?在生活习俗方面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当地的农耕、建筑、语言、服饰等方面进行探究。(也可结合其中一点进行探究) 2、你生活的地区,是否存在数量较多的外来人口,或者在历史上大规模迁入的人口?外来人口文化和当地原居民文化有什么关系?

3、在文化研究上,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山地文化等理论,认为海洋文化是开放性、冒险性的,大陆文化是封闭性、保守性的,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当地文化特征谈谈。 4、在当地,有哪些古迹、名胜或者特产?其来历是怎样的?对当地文化的记录、传承和发展有什么作用?今后应该怎样保护、开发?

5、请根据当地衣食住行方面的代表性物件,从名称、来历、质料、制作、功用、文化传统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6、在饮食上,客家盆菜量足味重,潮汕菜则量少味清,粤菜则广纳博杂;在建筑上、服饰上,三大民系均有明显的个性,你认为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是什么?具体说明一下。 3答:人类的历史也是文化的历史。文化有各种划分,最重要的一种划分法是按照生成的地域划分:大

陆文化与海洋文化。大陆文化是指以大陆为生成背景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这种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气候气象、自然生态、风土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差异而形成显著区别。其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大陆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两者代表人类文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早先,人类只能在陆地从事生产与生活;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始从陆地走向海洋,使陆地与陆地沟通,促进航海与商品贸易的发展。欧洲产业革命就是

1

以十六世纪初航海业为先导,当代的世界经济一体化,也是由于信息产业与集装箱运输才得以实现。 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陆地是稳定的,农业社会要求稳定,风调雨顺;封建政权的代号为“江山”,即使说“四海为家”,也是以四海为边界。传统所谓“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明清实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迁,安贫乐道,惜别怀乡,这些都是大陆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闭,保守,墨守成规,求稳求太平,害怕社会变动。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大陆文化虽然厚重、典雅、精致,其局限性则是很明显的。

海洋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称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两者缺一不可。一种文明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海洋,甚至有比较发达的海洋文化,并不一定是海洋文明。古埃及靠海,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尼罗河;古巴比伦也靠近海洋,但其文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两河;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海洋的不多,尽管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也创造了丰富的海洋文化,也算不上海洋文明。古代日本文明与海洋的关系远比中国文明与海洋的关系密切,然而其文明程度却远不如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所以也不能算是海洋文明。太平洋诸岛的土著文化,其文化与海洋的关系虽然十分密切,也创造了一些海洋文化,但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更算不上海洋文明。所以,靠近海洋,有海洋文化不一定就能发展成海洋文明。从这样一种思路出发,我们首先要确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海洋文明,分析这种文明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后来海洋文明的发展,最后总结出海洋文明的根本特点和优势,以使我们对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的认识有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 海洋文明的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开放性。海洋文明不是一种闭关自守的文明,而是一种不断从异质文化汲取营养的文明。海洋文明的开放是多方位的。从经济上讲,它是一种对外贸易依赖型的文明,发展海外市场,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这种文明的最重要的经济要求。从人口流动上讲,它在不断吸收外来人口的同时,又不断向外殖民。人口的流动改良了人种的素质,又促进了文化和思想的开放。

海洋文明的第二个特点是它的文化的多元性。容忍异质文化和多种文化共存和竞争成了这种文明开放性的补充。多种文化的共存使每一种文化都随时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都要设法不断发展,以发展求生存。由于海洋的分隔,希腊文化的各个实体保持了它的多样性。多样性促进了竞争,而竞争又促进了发展。同时又是由于海洋的保护,使每一个城邦都有可能保持自己的文化特点而又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他人的优点。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一个政治实体内部就是容忍个体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性,它的政治体现就是民主制,雅典就是它的典型的代表。希腊的活力就在于文化的多元性。

海洋文明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原创性和进取精神。人从陆地进入海洋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挑战,征服海洋会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较少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束缚。从希腊神话中可以看出,在希腊人的眼中,没有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神也是如此。大多数的神的行为更像一群顽皮的孩子,主神宙斯的行为也不检点,没有很高的权威。神和人都不是因其已有的地位而是因其事功的独一无二性而受到颂扬。

2

《地域文化》作业2

(第4章至第7章的学习内容)

作业说明:

得 分: 教师签名: 1.在作业题目中选择1题完成。(题目的选择可自行选择,也可由教学点的辅导教师统一安排。)

2.作业的组织形式: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每小组人数不超过5人),也可以个人单独完成。以小组形式完成的,需记录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提交每个成员完成任务的原始材料。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形成小组成果提交老师评阅。

3. 作业的表现形式:根据不同的题材,可以形成小报告或小论文;也可以制作幻灯片,微电影等,在同学中展示。(小报告或小论文不少于800字,幻灯片、微电影不少于15分钟)

作业题目:

1、你的家乡有什么时令节日?有什么特点?请针对一两个节日或者风俗进行探究,比如节庆的由来、分布的范围、涉及的传说、节日中的行为特征、节庆用品、反映的民众心理等等。

2、当前很多民间的节庆都被纳入地方文化建设的范畴,甚至作为地方名片,有的节日还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你对此持什么态度并说明理由? 3、民间节庆总是和民间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觉得这是封建迷信活动吗?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庆典活动中,怎样看待种种令人迷茫、矛盾的事物?如何去芜存菁,挖掘优秀的文化遗产并予以弘扬?请结合具体的事件予以分析。 4、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受外来节日的影响,传统节庆好像被遗忘了。有人认为这是民间的进步,你如何看待?

5、外来的节日比如说万圣节、圣诞节,在你心目中是否纳入外族民间传统节庆?为什么外族的节庆能够进入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传统节庆不能进入外族人的生活?在全球化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民间文化的这种影响和渗透?

6、请选择广东曲艺、戏剧、书画中的典型作品,分析其文化特征。可以从缘由、发展方面探究,也可以从艺术表现方面进行探究,比如曲艺和戏剧,可以就声腔、唱词、角色、身段、乐器、脸谱、服饰、类型、题材等方面把握,书画方面可以用题材、流变、笔墨等方面进行分析。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