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试卷B(答案)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试卷

浙江工商大学 2006 /2007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_计算机网络_考试方式: _闭卷_完成时限:120分钟 班级名称: 学号: 姓名:

题号 分值 得分 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当发生可以看见对方的电脑图标,但是进入后却是空白窗口可能的原因是( C)。 A.网络协议中的设定没有设定对。

B.该电脑在服务器上未拥有合法的帐户。 C.对方电脑并未设定共用硬件资源。 D.域或组名称设定错了。

2. 以下哪一个不是关于千兆位以太网的正确描述( C)。 A. 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it/S

B. 支持全双工传送方式

C. 只能基于光纤实现 D. 帧格式与以太网帧格式相同

18. IP地址为 140.111.0.0 的B类网络,若要切割为9个子网,而且都要 连上Internet,请问子网掩码设为(D )。

A. 255.0.0.0B. 255.255.0.0 C. 255.255.128.0D. 255.255.240.0

4. 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 B)。 A. 物理层B. 网络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

5. 以下( C)是集线器(Hub)的功能。 A.增加区域网络的上传输速度。 B.增加区域网络的数据复制速度。 C.连接各电脑线路间的媒介。 D.以上皆是。

6. 根据报文交换方式的基本原理,可以将其交换系统的功能概括为(C)。

第 1 页 共 6页

一 20 二 10 三 20 四 40 五 10 总分 100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试卷

A.存储系统 B.转发系统

C.存储-转发系统 D.传输-控制系统

7. 以太网交换机和网桥属于O S I模型的哪一层?( A )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会话层

8. 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块常被称为( C )

A、信息 B、分组 C、帧 D、比特流

9.路由器最主要的功能是:( B )

A、将信号还原为原来的强度,再传送出去 B、选择信息包传送的最佳路径 C、集中线路

D、连接互联网

48.下列哪一个非 TCP 报头中的字段信息? ( A )

A、目的 IP 地址

B、来源连接端口号 C、 序号

D、 窗口大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在TCP/IP层次模型中与OSI参考模型第四层相对应的主要协议有___TCP(传输控制协议)__和___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__,其中后者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服。

2.WWW上的每一个网页都有一个独立的地址,这些地址称为___统一资源定位器_____。

3.某B类网段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该子网段最大可容纳____254___ 台主机。 4.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依靠 简单邮件传输/SMTP 协议,该协议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服务器之间的邮件传送。 5. 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 通信 子网和 资源 子网。

6.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距离)可分为__局域网/LAN__、___城域网/MAN___和__广域网/WAN___;

第 2 页 共 6页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网络》课程考试试卷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给出下列传输服务原语的含义

2.OSI 的哪一层分别处理以下问题? a)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

b)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子网 答: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3. 以太网必须至少64字节长,这样做的理由是,当电缆的另一端发生冲突的时候,传送方仍然还在发送过程中。快速以太网也有同样的64字节最小帧长度限制,但是它可以以快10倍的速率发送数据。请问它如何有可能维持同样的最小帧长度限制?

答:快速以太网电缆的最大长度减小为以太网的1/10。

4.面向连接和非连接的服务的特点是什么。

答:面向连接的服务,通信双方在进行通信之前,要事先在双方之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可以彼此沟通的通道,在通信过程中,整个连接的情况一直可以被实时地监控和管理。而非连接的服务,不需要预先建立起一个联络两个通信节点的连接,需要通信的时候,发送节点就可以往“网络”上送出信息,让信息自主地在网络上去传,一般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再加以监控。

5.数据报子网将每个分组当作独立的单位进行路由,所以每个分组的路由过程独立于其它所有的分组。虚电路子网不必采用这种方式,因为每个数据分组都沿着一条预先确定的路径向前传送。这是否意味着虚电路子网并不需要具备将独立的分组从任意的源端路由到任意目标端的能力呢?请解释你的答案。

第 3 页 共 6页

ACCEPT:阻塞调用方,直到有人企图连接上来。

CLOSE:释放指定的连接请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