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教学论教材
1、数学教育教学要以数学教学、数学学习、数学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2、数学思维方法包括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心理学方法。3、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数学科学的基本要素。每个概念都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1)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2)外延就是一个概念反映的全部对象。(3)内涵是对概念的质的描述,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外延是对概念的量的描述,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4)属概念+某种内涵→种概念,种概念—某种内涵→属概念
4、数学概念之间关系:(1容关系: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2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对立关系)
5、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同一律:A就是A;(2)矛盾律:是A就不是A 或 A不能是B又是B ;(3)排中律:或是A,或是A;(4)充足理由律:因为A,所以有B
6、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继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习惯和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7、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教师、学生、数学课程内容和数学教学手段。这四个基本因素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构成数学教学系统中的矛盾关系。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要主动掌握数学教材,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施教,并以高尚的人格和思想素质影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则应积极配合老师并主动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消化教材内容,并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促使教师调整和改革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调控和推进的过程。
8、中学数学教学基本工作是指中学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检查和批改作业、组织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以及围绕教学的其他工作。
9、数学课可根据其结构不同分为:新知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以及导言课,测量实习课等11、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教师规定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方式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发展它们的能力和创造素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引导发现法步骤:提出问题(问题具有接受性、障碍性、探究性)—树立假设—归纳试验—具体应用;程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法步骤: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2)探求知识尝试. 3).变式练习的尝试4.)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 5.)回授尝试结果,调节教学进程
;课堂讨论法。传统方法:讲解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13、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学习。它是建立在教育理论、视听技术的基础上,系统
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1)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事前的学习和研究,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提供示范、微型课、反馈评价和修改教案等。培训技能有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或结束技能。2)微格教学教案的编写:a. 教学目标;b. 教师的教学行为;c. 教师应用的教学技能;d. 学生的学习行为;e. 准备的教学媒体;f. 时间分配;g. 板书设计。
14、数学学习迁移:在学习的过程中,各门学科和各种技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