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THRICE+2
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
从1906年起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
从1902年至1911年间发生了拒俄、拒法、抵制美货等爱国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等。 *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TWICE*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
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TWICE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
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斥光绪皇帝为“载小丑,未辨菽麦”,歌颂革命为“启迪民智,除旧布新”的良药,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TWICE*邹容出版了《革命军》,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名义,热情讴歌革命,阐述在中国进行
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TWICE*陈天华出版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号召人民奋起革命,推翻清政府这
个“洋人的朝廷”。
THRICE+1
*1905年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是政党。。区别一下兴中会)
THRICE+1
*
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
THRICE(1905年8月)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
均地权。”
TWICE*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
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THRICE#(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
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
3民生主义在这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其内容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意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
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和意义论述题也有一道)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各自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
#(三民内容
论战围绕的主题 1
TWICE*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这是双方论战的焦点。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THRICE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
#论战的意义:
1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加入到革命的行列。 2 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TWICE*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存在的历史局限
性是什么?
#革命派的局限性是:第一,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第二,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的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
具体和具有操作性。第三,未能把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反封建主义联系起来,因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个题点总简论共考了5次,很重要。)
THRICE+2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黄兴率敢死队
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THRICE+1
*1911年5月,清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与四国银行团订
立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同时借此“劫夺”商股。这激起了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四省的保路风潮,其中以四川为最烈。
1911年保路风潮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911年5月,清政府为筹集借款,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起了川、粤、湘、鄂四省民众的强烈反对,保路运动由此发生。
四川总督赵尔丰下令向请愿群众开枪,打死30多人,广大群众忍无可忍,掀起了全川的暴动。
*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
TWICE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吹响了辛亥革命的号角,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标志辛
亥革命达到高潮。)
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可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例如*湖北革命党人起义后,认为非找一个有地位的人物出来主持政务不可,于是把原清军协统(旅长)黎元洪硬拉出来当了都督。结果,黎元洪与立宪派结合起来把持了湖北军政府的大权。
THRICE+2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
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TWICE*1913年5月,袁世凯公然撕毁《临时约法》,炮制了一个《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
制取代内阁制。
THRICE+1
(多选 ,二次革命导火索)(1913年)袁世凯统治时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