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一、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理解频率响应的概念及含义
2、掌握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 3、掌握开环系统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 4、掌握由Bode图求系统开环传函的方法
5、理解Nyquist稳定判据并掌握用其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6、理解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含义并掌握其计算
二、重点与难点
1、典型环节的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 2、开环系统Nyquist图和Bode图的绘制 3、由Bode图求系统开环传函的计算 4、应用Nyquist稳定判据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5、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计算
三、授课内容与课时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与校正
(1) 引言 (共6课时)
(2) 输入信号与控制系统带宽
(3) 基本控制规律分析
(4) 超前校正参数的确定
(5) 迟后校正参数的确定
(6) 迟后—超前校正参数的确定
(7) 反馈校正及其参数确定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及其它方法
五、教学过程 6.1 引言
6.1.1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为了完成给定的任务,寻找一个符合要求的实际工程系统。一般应经过以下三步:①根据任务要求,选定控制对象;②根据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控制规律,并设计出满足这个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初步选定构成控制器的元器件;③将选定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器组成控制系统,如果构成的系统不能满足或不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还必须增加合适的元件,按一定的方式连接到原系统中,使重新组合起来的系统全面满足设计要求。这些能使系统的控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所增添的元件称为校正元件(或校正装置)。把由控制器和控制对象组成的系统叫做原系统(或系统的不可变部分),把加入了校正装置的系统叫做校正系统。为了使原系统的性能指标得到改善,按照一定的方式接入校正装置和选择校正元件参数的过程就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校正与综合的问题。
6.1.2性能指标
在控制工程实践中,综合与校正的方法应根据特定的性能指标来确定。如果性能指标以单位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ess、峰值时间tp、最大超调量бp和调整时
间ts等给出,一般应用根轨迹法进行综合与校正比较方便;如果性能指标以相位裕度γ、幅值裕度Kg、谐振峰值Mr、谐振角频率ωr和系统频域带宽ωb等给出,一般应用频率特性法进行综合与校正更合适。由本书第五章知,有如下关系成立:
(1)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Mr?12?1??2,??0.707 (6
—1)
谐振频率 ?r??n1?2?2,??0.707 (6
—2)
带宽频率 ?b??n1?2?2?2?4?2?4?4 (6
—3)
截止频率 ?c??n相位裕度 ??arctan???1?4?4?2?2 (6—4)
?1?4?4?2?2 (6—5)
超调量 ?%?e调整时间 ts?3.51??2?100% (6—6)
?? (6—7)
(2)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谐振峰值 Mr?1 (6—8) sin?超调量 ??0.16?0.4(Mr?1),1?Mr?1.8 (6—9)
调整时间 ts?K0??c
(6—10)K0?2?1.5(Mr?1)?2.5(Mr?1)2,1?Mr?1.8
6.1.3校正方式及校正方法
按照校正装置与原系统的连接方式,校正可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在确定了校正方案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确定校正装置的结构与
参数,即校正装置的设计问题,目前对于这一问题有两类不同的校正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
分析法又称为试探法,这种方法将校正装置按照其相移特性划分成几种简单容易实现的类型,如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等。这些校正装置的结构已定,而参数可调。分析法要求设计者首先根据经验确定校正方案,然后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类型的校正装置,再通过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求出校正装置的参数,这种方法的设计结果必须经过验算。若不能满足全部性能指标,则需重新调整参数,甚至重新选择校正装置的结构,直至校正后全部满足性能指标为止。因此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试探法。
分析法的优点是校正装置简单、容易实现,因此在工程上得到广泛应用。 综合法又称为期望特性法,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构造出期望的系统特性,如期望频率特性,然后再根据固有特性和期望特性去选择校正装置的特性及参数,使得系统校正后的特性与期望特性完全一致。
综合法思路清晰,操作简单,但是所得到的校正装置数学模型可能很复杂。在实现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然而它对校正装置的选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应当指出,无论是分析法还是综合法,其设计过程一般仅适用于最小相位系统。
6.2 输入信号与控制系统带宽
低频段 (第一个转折频率ω1之前的频段)?稳态性能 中频段 (ω1 ~ 10ωc) ?动态性能 高频段 (10ωc 以后的频段) ?抗干扰 中频段的斜率以-20dB为宜;
低频段和高频段可以有更大的斜率,低频段斜率大,提高稳态性能;高频段斜率大,排除干扰。但中频段必须有足够的带宽,以保证系的相位裕 量,带宽越大,相位裕量越大。
ω c的大小取决于系统的快速性要求。ωc大快速性好,但抗扰能力下降。
6.3 基本控制规律分析
1)P控制(比例控制)规律
具有比例规律的控制器称为比例控制器(或称P控制器),如图6—5所示,其中 GC(s)=
M(s)?KP (6—11) E(s) R(s) + E(s) M(s) Kp _ C(s) 图6—5 P控制器
校正环节 GC(s)称为比例控制器,其传递函数为常数Kp,它实际上是一个具有可调放大系数的放大器。在控制系统中引入比例控制器,增大比例系数Kp,
可减小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快速性,但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因此,工程设计中一般很少单独使用比例控制器。 2) PD控制(比例十微分)规律
具有比例加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比例加微分控制器(或称PD控制器),如图6-6所示。其中 GC(s)?M(s)?(1?Tds)KP (6—12) E(s)校正环节GC(s)称为比例加微分控制器(或PD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输出时间函数m(t)成比例地反映输入信号e(t),又成比例地反应输入信号e(t)的导数(变化率),即
de(t)] m(t)?Kp[e(t)?Tddtde(t) =Kpe(t)?KpTd (6—13)
dt设P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e(t)为正弦函数 e(t)?emsin?t
式中em为振幅,?为角频率。PD控制器的输出信号m(t)为
m(t)?Kp[e(t)?Td?Kpemde(t)]?Kp(emsin?t?emTd?cos?t)dt (6—14)
1?(Td?)2sin(?t?tan_1Td?)式(6—14)表明,PD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为正弦函数时,其输出仍为同频率的正弦函数,只是幅值改变了Kp1?(TD?)2倍,并且随?的改变而改变。相位超前于输入正弦函数,超前的相位角为tan_1Td?,随Td、?的改变而改变,最大超前相位角(当???)为900。
由于PD控制器具有使输出信号相位超前于输入信号相位的特性,因此又称为超前校正装置或微分校正装置。工程实践中可应用这一特性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而当原闭环系统稳定,但稳定裕度不足时,可以增加稳定裕度,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R(s) + E(s) M(S) K(1?Tds) _ p B(s)
图 6—6 PD控制器
3)PI控制(比例+积分)规律
具有比例加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称为比例积分控制器(或称PI控制器),如图6—7所示。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