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方式体现性别角色,读《黑夜与白天:
性别构建》的感想
行为方式体现性别角色
——读《黑夜与白天:性别构建》的感想 开始写这篇作文,说实话很迷茫,我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的确在看这篇文章之前,我不太明白社会性别究竟是指个什么,更不要说举例来解释,看了文章才明白,“谈社会性别就像鱼和水一样,因为无处不在,而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又是必然接触的。”我们扮演的社会性别?理想的社会性别?我们究竟应该这样塑造我们正确的社会性别?这是我所能想到的。 作者的论述无可挑剔,不再需要我们这些门外汉吹捧似的起哄,更没有资格来做什么评价,我所能做的就是说出我心中的感觉。
我承认在老师讲课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那些杂志的
封面一定要用美女来做呢?每次我们只会说:“这期的女的不漂亮”“这女的好漂亮啊”“还没有上期的封面好看”……似乎我们早已习惯了像情感,时尚,服装的杂志的封面一定是美女,优雅的,高调的,性感的,诱惑的。难道我们女性的社会性别,只能靠生理上的差异,表面上的妆扮所表现出来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以下我所要论述的就
是,我们的社会性别是为一套规范的行为模式所设置的,我们的不同的行为,体现出我们的不同社会性别角色。 尽管现在社会的杂乱,性别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更多的出现了像是男性化的女人,女性化的男人等。但是传统的男女社会性别还是占主流,我们的潜意识都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来判断此人是女人还是男人。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在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人们 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和“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妇女从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脱出来,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但是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具有“男子气概”;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优雅娴静,即具有“女人气质”。凡事的行为与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赞同。否则,会遭到人们的冷眼相待或排挤。
当代社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飞跃发展,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上的变化,逐渐接受一些不传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加一些
社会活动,以及从事以前男性传统的职业,而且干得出色,担任高职位,让社会刮目相看;而男性部分也开始转变,开始分担一些女性传统的家务劳动。不但这样,外表上人们也做出了一些另类的变化,像很多男性开始留长发,穿艳丽的服饰,打耳洞,带各式各样的华丽装饰品,而女性则剪成短发,穿西装打领带,抽烟,喝酒等等。而且一些酷似男性的女性,所谓的走中性路线,还得到大多数人们的追捧,就如近几年开始泛滥的“超女”风,使得社会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有了急剧而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逐渐融入社会,并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而且从一开始,人们是朝着传统的性别角色成长发展的,至少还没有那样的父母,孩子一出生就期望他成为不男不女的人。相反,在孩子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母已经对不同性别的子女期望表露无疑,怀孕期间,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环境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两三岁的幼儿,观察父母不同的服装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
的顽皮和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