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
概述
一、基础知识: (一)脑:
脑的区分:端脑、间脑、小脑、脑干 1)、脑干
(1)脑干外形:
腹侧面:大脑脚、脚间窝、视束、基底沟、小脑中脚、橄榄、延髓脑桥沟、锥体、锥体交叉 背侧面:薄束、楔束结节、小脑脚(上、中、下)、菱形窝、上、下丘、滑车神经根
第四脑室:它位于延髓、脑桥和小 脑之间,交通联系:三个孔。它的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2)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Ⅰ灰质: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
①脑神经核 脑神经感觉核 脑神经运动核 可进一步区分:
A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
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它位于中脑上丘水平,主要支配眼球外肌(除外直肌、上斜肌) 滑车神经核:它位于中脑下丘水平,主要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核:它位于脑桥面神经丘的深方主要支配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它位于延髓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主要支配舌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它位于脑桥中部主要支配咀嚼肌
面神经核:它位于脑桥中下部,主要支配面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 镫骨肌 疑核:它位于延髓,主要支配腭、咽、喉肌和气管上部横纹肌
副神经核:位于脊髓颈部上5~6节前角的背外侧,主要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B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动眼神经副核:它位于中脑上丘平面,主要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 下泌涎核:位于延髓上部
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 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 C内脏感觉核:孤束核(头段为特殊感觉,尾段为一般感觉)
孤束核:它位于延髓上部,功能:头段接受味觉传入;其余部分接受内脏感觉传入 D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中脑核、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三叉神经中脑核:它位于中脑,功能与咀嚼肌、面肌、眼球外肌的本体感觉有关。 三叉神经脑桥核:它位于脑桥中部,传导头面部的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它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颈段,功能传
导头面部的痛、温觉
前庭神经核:它位于前庭区的深方,功能:接受内耳平衡觉传入
蜗神经核:它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小脑下脚附近,功能接受耳蜗传入的听觉冲动 ②非脑神经核:
A:薄束核与楔束核:它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
的纤维,发出纤维上行至丘脑,功能: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B:红核:它位于中脑的上丘水平,接受小脑和大脑皮质纤维,发出纤维到脊髓, 参
与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C:黑质:它位于中脑的脚底与被盖之间,由多巴胺能神经元组成,参与运动调节,
损伤引起震颤麻痹。
D:下橄榄核:位于延髓橄榄的深方,与大脑皮质、脊髓、红核、小脑等相联系,
参与对运动的控制,尤其对运动的学习记忆起重要作用。
E: 脑桥核:它散在于脑桥基底部,接受大脑皮质的纤维,发出纤维组成小脑中脚。
它是大脑皮质与小脑联系的中继站,与运动有关。 Ⅱ白质
①上行(感觉)传导束
A:内侧丘系与 内侧丘系交叉:它是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
称为内侧丘系交叉,然后折向上行为内侧丘系。功能:传导本体感觉与精细感觉。
B:脊髓丘脑束与脊髓丘系:它来自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内上行构成脊髓
丘系的主要成份功能: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
C:三叉丘系:它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
功能:传导头面部的痛、温、触觉。
D:外侧丘系与斜方体:它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在脑桥基底部与被盖部之间横行穿
过纵行的内侧丘系,形成斜方体,再折向上行为外侧丘系。功能:传导听觉信息
②下行(运动)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