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

剧烈头痛\\呕吐\\血压明显升高 临床症状数分钟至数小时达高峰 (1) 基底节区出血:

壳核与丘脑:高血压性脑出血2个最常见部位

轻型:多为壳核或丘脑的小量出血,表现为“三偏”

重型:多为壳核或丘脑的大量出血,血肿侵及内囊或破入脑室,病情凶险,出现意识障碍 极重型:可出现四肢强直性痉挛

(2) 脑叶出血:——头痛\\呕吐\\失语症\\视野异常\\脑膜刺激征 顶叶出血——常见, 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 额叶出血——偏瘫\\Broca失语\\摸索等 颞叶出血——Wernicke失语\\精神症状 枕叶出血——对侧偏盲 (3) 脑桥出血:

大量出血(血肿>5ml)累及脑桥双侧

常破入第四脑室或向背侧扩展至中脑

数秒至数分钟陷入昏迷\\四肢瘫\\去大脑强直发作 双侧针尖样瞳孔与固定正中位 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

中枢性高热(躯干39?C以上而四肢不热) 中枢性呼吸障碍与眼球浮动(双眼下跳性移动) 通常在48小时内死亡 小量出血

交叉性瘫痪与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两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与核间性眼肌麻痹 可无意识障碍, 可恢复较好 (4)小脑出血:

轻型: 眩晕\\呕吐\\共济失调与眼震

重型:颅内压迅速增高、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死亡 (5) 脑室出血:

占脑出血的3%~5%脑室内脉络丛动脉&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 小量脑室出血(多数)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血性CSF 无意识障碍与局灶神经体征 酷似SAH, 可完全恢复, 预后好 大量脑室出血

起病急骤, 迅速陷入昏迷, 频繁呕吐 四肢弛缓性瘫与去脑强直发作 针尖样瞳孔, 眼球分离斜视与浮动 病情危笃, 迅速死亡 三、辅助检查: CT(首选)、MRI、DSA、CSF 四、诊断: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动与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症状

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CT检查可以确诊 五、治疗;

目的:挽救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降低复发率。 1. 内科治疗:

安静卧床;重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与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动脉血氧饱和度90%以上);加强护理, 保持肢体功能位。

(1)血压处理——合理降压(舒张压约100mmHg) (2) 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 (3) 止血药 2、外科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中线结构移位与初期脑疝)、钻孔扩大骨窗血肿清除术、钻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脑室引流术(脑室出血)

脑 疾 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多种原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一、 病因:

先天性脑底动脉瘤: 约占50% 动静脉畸形: 动脉硬化 Moyamoya病

其他: 霉菌性动脉瘤\\颅内肿瘤\\垂体卒中\\脑血管炎\\血液病与凝血障碍疾病\\颅内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原因不明占10% 二、临床表现:

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40~70岁为多,发病突然,常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诱因, 1、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等为常见症状,半数病人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部分病人出现抽搐、精神症状。 2、体征:

脑膜刺激征明显,也可出现视网膜和玻璃体后片状出血,少数出现视乳头水肿,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可引起患侧动眼神经麻痹。 三、并发症:

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急性和亚急性脑积水。 四、辅助检查:

CT、MRI、DSA、TCD 五、诊断:

发病急骤,出现剧烈头痛呕吐 有脑膜刺激征或玻璃体后片状出血 血性脑脊液

CT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有血 六、鉴别诊断: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鉴别诊断 好发年龄 主要病因 TIA史 起病时状态 起病形式 起病时血压 意识障碍 头痛、呕吐 局灶神经体征 脑膜刺激征 眼底 脑血栓的形成 60以上 脑栓塞 青壮年 脑出血 50~60 高血压+动脉硬化 多无 多在活动时 急 显著升高 较重 多有 有 可有 脑动脉硬化,可有视网膜动脉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 青壮年 脑血管瘤、血管畸形 无 多在情绪激动、用力时 急骤 正常或升高 有 剧烈 多无 显著 玻璃体膜下出血 脑动脉粥样硬化 各种心脏病 常有 可有 常在安静睡眠时 不定 较缓 无或轻 无或轻 有 一般无 脑动脉硬化 最急 少有 少有 有 一般无 可有视网膜动脉栓塞 多正常 低密度影 低、正常、升高 多正常 脑脊液 头颅CT 多正常 低密度影 血性,血压升高 均为血性,压力升高 高密度影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 七、治疗: 原则:

降低颅内压、防止再出血等并发症、寻找出血病因、治疗原发病、防止复发。 1、 一般处理: 绝对安静卧床4~6w

避免用力排便\\咳嗽及情绪激动引起A瘤再破裂 头痛可用止痛药 保持便通用缓泻剂 选用镇静剂及镇痛剂 有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剂 注意营养支持, 防止并发症 2、止血剂的应用

6-氨基己酸、止血芳酸、立止血\\维生素K3等 3、 防治脑血管痉挛

尼膜通(Nimotop)10~20mg/d, i.v.滴注1mg/h,共10~14d或尼莫地平口服,减少迟发性血管痉挛导致缺血合并症

4、脑脊液置换疗法 5、手术

脑疾病

癫痫

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 一、病因: 1、原发性癫痫:

除可疑遗传倾向, 无明显病因 2、)继发性癫痫: 各种CNS病变所致

脑结构异常或影响脑功能因素, 如先天性畸形/围产期损伤/颅脑外伤/CNS感染/中毒/脑肿瘤/脑血管疾病

代谢遗传性疾病/变性疾病等 二、临床表现: (一)部分发作: 1、自主神经性发作:

烦渴\\多汗\\排尿感\\皮肤潮红&胃肠道症状 多为青少年

EEG: 阵发性双侧同步4~7Hz节律 2、精神性发作: 遗忘症: 海马 情感异常: 扣带回 错觉: 海马或颞枕部 (二)全面发作:

强直期 痉挛期 先兆期 惊厥后期 意识丧失 感觉症状 肌肉阵挛 短暂的强直痉 肌强直收缩 运动症状 持续1~3min 挛后肌肉松弛 呼吸暂停 精神症状 尿失禁 持续10~20s 意识逐渐清醒 多持续数min (三)、癫痫持续状态 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和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任何类型癫痫均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但通常是指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常伴有高热、脱水、酸中毒如不及时治疗,继发心、肝、肺、肾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三、辅助检查:

EEG、CT、MRI、 四、并发症:

跌伤、撞伤、吸入性肺炎、意外伤害 五、诊断:

通常根据患者发作史,可靠目击者提供的发作过程+EEG痫性放电可确诊 六、治疗: 1、病因治疗:

纠正低血钙、低血糖;对脑寄生虫病、脑瘤进行积极治疗 2、控制发作: 发作类型 药物 部分性发作 卡马西平 全面性强制阵挛性发作 丙戊酸钠 强制性发作 卡马西平 肌阵挛性发作 丙戊酸钠 失神发作 乙琥胺或丙戊酸钠

偏头痛

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多在青春期发病,女性多见,半数病例有家族史 一、病因:

(1) 遗传: 约60%病人有家族史 (2) 内分泌与代谢因素

(3)禁食\\紧张\\情绪\\月经\\强光与药物可诱发 二、临床表现: 1、典型表现:

2. 普通偏头痛(common migraine):

? 临床最常见类型, 约占偏头痛的80%

? 无典型先兆, 常见双颞部与眶周疼痛, 可为搏动性 ? 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 呕吐偶可终止头痛 三、诊断:

青春期发病,常有家族史 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 一般无神经体征

麦角胺治疗有显著疗效 四、治疗:

轻症:阿司匹林、颅痛定、布洛芬

重症:首选麦角胺咖啡因;头痛、呕吐严重者可改为酒石酸麦角胺;麦角胺无效者,可用可待因

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5~20mg, 2~3次/d; 有效率约50% 5-HT受体拮抗剂:

钙通道拮抗剂:氟桂利嗪、尼莫地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