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6级2班

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比较,诸多大家已经在各自的论著中有过较为详细和深刻的研究和论述。这些研究对比的切入点各有差异,有些是从各自的生活习惯出发,有些是从自身的生活体验着眼,有些是从中西方文化的起源来探究,有些是从文化差异导致的影响来比较。

曾经在高中时度过余秋雨的几本关于文化的著作,其中《文化苦旅》、《千年一叹》中大量描述了他在海内外讲学和查考途中的感受。这种从实地探访文化古迹、拜访中外圣贤的故居、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中来探索和发现显得尤其特别。在我过去三十年的人生经历中,中国70%的省份都已经遍访,欧洲大陆也探访了零星的一些国家。所以,我也试图从这个角度来浅谈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

一、 中国传统的文化脉络和起源

中国神话故事奠定了中方文化的基调,中华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巍巍黄河,名山大川,一入阳关,黄沙漫漫,多么寂寥和旷远的景象。但是随着文化的迁移,中华文明逐渐从北方游牧文明转移到了长江流域,这里雨水充沛、植被茂密,文人雅士、风流名妓自此中华文明的历史长卷上多了许多诗词歌赋,儿女情长。

中华文明起源于莽荒,历经夏商周、春秋五代、进而转入大唐盛世,后经宋元明清,漫漫五千年,文明从未有过中断,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么中华文明是怎么沿袭和传承的呢,其中不得不谈到儒家文化。夏商周时代,是一个野蛮的时代,其中神权、迷信是权力机构的主要控制手段,多数人类都是奴隶,这个时期占卜和手工技艺开始萌芽,但这时期的文明主要还是反映人类对大自然的猜想、崇拜和敬畏。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底层人民自省的思想开始萌芽,诸子百家的思想春潮开始引发全社会的文化大讨论。儒家、法家、道家等等各自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后来儒家独树一帜,影响了后代的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通过教育的形式传播儒家的思想精髓,并且通过帝王的统治来推广儒家的思想,来统治广大的臣民。所以一直到现在,中华文明的根基还是在于儒家思想,人民的生活习惯也是与儒家思想息息相关。但是除了儒家以外,道家的思想也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使得中华文明既有唯物主义也有违心主义。自此中华文明的基调就此建立。后来的发展和沿袭都是对文化根

基的表现形式进行修正和补充,对文化思潮的潮流进行反应。

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影响了中国后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时至今日也必须正视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老祖先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对顺应天时的尊敬。中国人讲究顺应天时地利,讲究和谐,讲究不露锋芒,讲究温婉含蓄。就像中国古建筑一样,无数的美感来自于“藏”和“借”。藏来源于含蓄和低调,借来源于自身的谦虚,“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莫若如是。近些年中国的文化思潮经历了自我否定和自我觉醒的两大历史时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进口崇拜,到现如今在国际舞台上自豪的展现中华元素,并且自信的呐喊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口号,这表明中华文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重新拾起对历史文化起源的探寻和尊重。

二、 西方的崛起和发展转移

西方的文化不同于中国,经历了较大的历史迁徙和流转。中国的历史文化基本都发生在亚洲大陆架,但是西方的文化是伴随着宗教的传播而在欧美大陆广泛的流转。西方的起源来自于欧洲大陆,从最开始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希腊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文化巨匠的涌起,创立了西方精神和文化的起源。这个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哲学大师的思想,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石。这一时期的希腊对自由和信仰表现出了务必鉴定的信仰。所以西方的文化骨髓里面对于自由的追求和个人意愿的表达是直接和坦率的。这一点与当时的东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表现。那个时代西方的艺术品尤其表达了这一特点。这时期西方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民主精神,

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伴随民主而产生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法制精神,特别是古罗马时期,它的一些经典法案使得法学理论走向成熟和完备,同时也奠定了西方人的精神法条,时至今日,每个西方人心目中都有三个重要的法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财产所有权不得侵犯。这三点深刻的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和演进,这也是中华文化以皇权为中心的另一种差异。另外希腊人的理性主义和对科学的追

求,建立起了现在自然科学的基石,其哲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辩证法、逻辑形式都建立起了其理论体系。反观这时候的中华文明对于科学和自然的认识,更多的是在总结其客观的历史规律,并且利用自然,创造起了改变现实生活的伟大发明,但是在体系的建立上门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路线。

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教会的力量得到了极具的膨胀,基督教的负罪意识和救赎意识以及保卫教皇的骑士精神构成了西方文化的主流,这一时期的西方文明更多的是强调人是生而有罪的,必须穷其一生去救赎自己的罪恶,在全社会人性被压抑的大背景下,整个西方度过了漫长的黑暗年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文明的建立不是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和成就,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崛起以及欧洲大陆各个城邦之间的战争,这种文化随着战胜国传遍到了西方各个大陆,并且有意思的是,这种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是具有间断性和转移性的,在欧洲大陆之间各领风骚五百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历史传奇人物,例如威廉·华莱士、康士坦丁大帝、亚瑟王、拿破仑等。这些历史人物说明了西方人是非常推崇英雄和精神领袖的。这一点与中国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儒家中庸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近代西方,文艺复兴的兴起,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人文精神和个人主义得到了极大地推崇,这个时期人性得到了大解放,宗教的束缚被解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自由、民主、法制、平等、科学的创造精神又重新找到其市场。在自然科学领域,实验、创新、归纳等方法论的兴起,也改变了古代西方传统落后的局面,可以说西方在落后东方文明近1000年以后,重新找到了一条自我觉醒的新路,但是这条新路走得更加快速,更加推崇个人的表现,更加的自由,更加的理性,不必为皇权、王权或者宗教服务,因为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的法制精神为其创造了很好的环境。随着工业文明的大发展,机器时代的到来,科学的发展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时候很多科学家都是自成一派,个人主义的思潮得到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三、 近代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对立

中西方在远古时代,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绝,交往非常少。到了近现代,随着欧洲传教士和郑和下西洋,促使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但是这种美好的交流只存在了短暂的时间,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华文明的盲目尊大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这时

候中西方的文化经历了从相互之间的好奇和欣赏,到各自的无视,继而中国被西方打败之后的自我否定,到近代学习西方的赶超,到现代民族文化的自我觉醒的过程。中西方文化的对立和冲突存在了只有几百年的时间,这其中的文化冲突其实更多的存在于中国被入侵的近百年。自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撬开国门以后,中方文化始终处于被践踏的地位。随着长时间的被践踏,东方文明从起初的傲慢也逐渐走向了心势的衰微。西方文明伴随着战胜国的地位,可以抬起高昂的头颅,凌驾于东方文明之上,随意的践踏势衰的中华文明,他们来到了中国以后,文化的对立显得非常突出。中国人去了西方留学,遭受的鄙视也是非常的严重。中方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在巨大落差和对比之中逐渐的沉沦。这是一段非常黑暗的历史。

四、 现代中方文化的自省和融合

到了现代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人民的物质生活与西方国家的距离缩小了非常多。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西方国家不得不思考中式文化的精要和魅力。他们必须研究中国文化的内涵,也必须重视这一不可忽视的力量。当然中国在物质丰富之后,逐渐有了底气,也逐渐的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和品味。也开始出现了对西方文化批判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照搬和抄袭。其中这一特点在民众的生活中可见一般。比如现在又兴起了寻找中华文化符号的潮流,中式的婚礼、中式的装修风格、寻找传统的年俗等等都是非常明显的代表。当然这种回归,不是完全返古,而是带有思辨性质的融合,中式的内涵里面,总会着落出一丝西方文化的趋势。除了生活习惯和物质追求的改变之外,我认为最为深刻的融合体现在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态度之上。过往的皇权至上的观念,已经统治了中国5000年,所以就如鲁迅先生所说,这种中国人的奴性需要被改变。需要有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念来冲击中国不合时宜的腐朽观念。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的社会法制进程、政府的透明化都在朝着这一个方向去发展。值得可喜的是,年轻一代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大不如以前。90后、00后都非常追求自我的改变和满足。并且也并不认为工作节奏和成就是第一追求的要务,生活品质的追求反而更加重要。所以这也迫使社会进行调整,过往几十年中国人都太累太苦,反观西方社会,人民很多时间都在享受生活,追求自我的满足和实现。所以这一改变,任重而道远。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