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3012陈晓芬-儒佛道研究教学大纲

儒佛道研究

课程名称:儒佛道研究 (Study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一、课程目的、任务:

要求学生了解儒、佛、道三家基本理论和思想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情况,增强理论思辨能力,拓展视野,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有更深刻的理解。佛教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规律,基本把握禅宗的思想特点、禅宗与文学家的关系、以及禅宗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等内容。儒学方面要求学生从孔、孟两者的区别中审视社会文化对理论的影响,了解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和原由。道家思想方面要求学生掌握道家理论基本特征及对后人的影响等。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讲授儒、佛、道三家基本理论和思想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佛教思想是本课程的讲授重点,在介绍佛教基本理论构成的基础上,着重论析佛教进入中国后所形成的特征,展示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规律。讲授禅宗的思想特点、禅宗与文学家的关系、以及禅宗思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儒家思想的讲授以原创者孔子、孟子的理论为主要对象,从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考察其思想体貌,从孔、孟两者的区别中审视社会文化对理论的影响,突出其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因素和原由。道家思想主要阐述老子、庄子的思想,突出其基本特征及对后人的影响。并简单介绍道教的思想内容。本课程同时讲授儒、佛、道思想在发展中的融合以及由此形成的各家思想的变化,以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还讲授儒、佛、道思想对文人、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三、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抓住几个重要问题作有准备的课堂讨论。

四、参考书目:

赖永海著:《中国佛教文化论》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版。 方立天著:《佛教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孙昌武著:《佛教与中国文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郭 朋著:《坛经校释》 中华书局 1983年版。 杨伯峻著:《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杨伯峻著:《孟子译注》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郭庆藩著:《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1961年版。 朱谦之著:《老子校释》 中华书局 1984年版。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期中作业(40%),期末考试(60%)。

六、讲授大纲: 第一章 佛教思想文化 第一节 佛教基本理论

原始佛教理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大乘佛教主要派别(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密教)理论特征。

1

儒佛道研究

第二节 中国佛教发展中的文化现象

以历史发展阶段为线索,择取最具典影响的事例显示其文化意义。

第三节 中国佛教思想特征及其文化启示

对“空”的解读:关于法空,关于人空。对彼岸世界的向往:关于净土信仰的兴盛。对佛教世俗化的热情:佛教世俗化的理论依据,士人的认识,底层百姓的信仰。对佛性说的演绎:理论依据,竺道生的佛性说,唯识宗的一分无性说,天台、华严的佛性说。

第四节 禅宗

禅宗发展过程及其文化现象,禅宗思想特征,禅宗后期某些典型表现的文化启示,禅宗对诗歌的影响。

第五节 关于寺庙、佛塔、佛像,以及藏传佛教等。

第二章 儒家思想文化 第一节 孔子面对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 孔子论说礼的特征

礼的本质,孔子论说时突出礼的和谐性,淡化其强制的本质,突出礼与情感需要的一致,淡化其外部制约的功能。孔子说礼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孔子对仁的论说

提出仁的意义,仁爱具有等差性,仁的功利特征,仁的内化

第四节 《论语》中的孔子形象。 第五节 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时代特征

仁政思想的构成,仁政思想的时代特征与文化意义。

第六节 孟子的性善说及其文化意义

性善说的内容及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关于知性养性,提出性善论的意义。

第七节 孟子思想的时代特性

迂腐与现实,礼与权。

第三章 道家思想文化 第一节 道家理论基本内容

不满现实为理论的出发点,抨击现实中所表现的独特思考,救治社会的基本思路:对道的论述,社会理想。 第二节 老子思想特征

解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关于对立事物的转化及其认识意义。

第三节 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方式

相对主义认识方式的具体表现,提出相对主义认识论的逻辑依据。

第四节 庄子的人格理想

与相对主义认识论的关系,超越的人格形态,顺世的人格形态。

第五节 道家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三家思想的融合 第一节 关于玄学的思想特征

玄学的产生背景,玄学的主要命题,玄学的主要思想派别。

第二节 关于理学

2

儒佛道研究

理学的发展情况及代表人物,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特征,以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理论,对理学的几点思考。

七、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一 二 三 四 学时 12 12 8 4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