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说这件事,后来被宋国的国君听到了.他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姓丁的人回答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多得了一个劳动力使用,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一,1.等到 2.说,讲 3.不如 二,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三,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千里之马

古代有个国王,想用千金买千里马,三年不能够买到.有个宦官对国王说:\请让我去买马.\国王派他去了.三个月就得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金把那匹马的骨头买来,回来向国王报告.国王大怒说:\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白白地花费了五百金!\宦官回答说:\死马尚且用五百金买下,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肯出高价买马,千里马这就要到了.\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一,1.派遣,差遣 2.花费,此指白白费掉 3.一年,周年 二,1.用 2.认为 3.因为 4.用来

三,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四,1.所要买的是活马,要死马干什么 2.由此不到一年,买到三匹千里马. 4. 沛公至咸阳

沛公进入咸阳,各位将领争先恐后奔向府库把金银布帛等财物分掉,唯独萧何抢先进入皇宫搜集了秦朝丞相御史府的法律条文等文档收藏起来。沛公被封为汉王,让萧何担任丞相。项王带着手下烧了咸阳后离开。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地方的好坏、民间疾苦这些事,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档案的缘故。萧何向汉王推荐韩信,汉王让韩信担任大将军。

一、1.跑 2.用 做 3.……的原因

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 5.四面楚歌

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士兵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刘邦的军队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围了好几层。项羽在深夜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起了楚地的歌曲,于是大惊失色,说:“汉军都已经取得楚地了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就起床,在帐中饮酒。项王有一个美人,名叫虞姬,经常因宠幸而侍从在侧;有一匹骏马叫乌骓,常常骑它。于是项王就唱起了悲凉激愤的歌,自己作歌词:“我的力气能够拔山啊,勇气盖过世人。时运不济啊,乌骓马也不能奔驰了。乌骓不能奔驰了可如何是好,虞姬啊虞姬,我将怎样安置你呢!”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项王流下眼泪,手下的人都哭了,没有谁能够抬起头来看他。

一、1.和 几 2.就 3.自己、亲自 4.没有人

二、1.汉军都已经取得了楚地吗?为什么楚国人如此之多呢! 2.唱了好几遍,美人随歌声应和起来。

三、乌江.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惋惜 不可沽名学霸王 6.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到狐丘丈人,狐丘丈人说:“我听说,有三利必有三害,你知道吗?”孙叔敖惊讶地改变脸色说:“我很糊涂,怎么知道。请问什么叫三利,什么叫三害?”狐丘丈人说:“爵位高的,人们会嫉妒他;官大的,君主会厌恶他;俸禄厚的,怨恨会集中于他。这就是三利三害。”孙叔敖说:“不是这样的。我爵位越是高,心志越在于下层;我的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我的俸禄越是多,布施越加广泛。这样可以免于害吗?”狐丘丈人说:“话说得好啊!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一、1.吃惊 改变脸色 2.我,谦词 3.聪明,才思敏捷 4.君主厌恶他

二、l.我的爵位越是高,越加关心下层的百姓;官越是大,做事越加小心谨慎;俸禄越是多,施舍越加广泛。 2.话说得好啊!这类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

三、大多人得“三利”之后纵情傲物,放任自己,以至于以荣升开始而以失败告终。

9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7.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比富,双方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晋武帝曾经把高二尺多的一棵珊瑚树赐给王恺,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王恺给石崇看,石崇看罢,用铁如意一敲,随即就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嫉妒自己的宝贝,变了脸色,声音严厉。石崇说:“不值得生气,现在我就赔你。”于是命左右尽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的,枝条树干世上少有,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王恺茫然若失。 一、l.常 2.完 3.尽 4.像 同“惘”,迷惘

二、1.石崇与王恺争比豪富,(两家)都极力地把穿着、车马装饰得豪华奇丽。2.(瑚树)枝杈伸张着,世上很少有能比得上它的。 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8.太宗罢朝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一、1.定要 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 穿戴 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

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 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

矣!” 9.临江之麋

有一个临江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便把它饲养起来。带进门时,一群狗馋得直流口水,都摇着尾巴跑了过来。那个临江人很生气,把狗吓跑了。从此以后,他每天抱着小鹿接近狗,经常让狗看,叫狗不可乱动,渐渐地又让狗和小鹿玩耍。时间长了,狗都能顺从主人的心愿。小鹿渐渐长大,忘了自己是麋了,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和狗互相碰撞翻滚嬉戏,越来越亲热。狗怕主人,就跟小鹿周旋玩耍,表现得很友好,但是经常舔着自己的舌头。三年以后,鹿走出门外,看见别家的狗在道上很多,就跑过去想和它们玩耍。那些狗看见鹿,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鹿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鹿到死也没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一、1.打猎 2.靠近 3.给……看 4.但是 5.醒悟 6.跑

二、1.麋麑逐渐长大,忘记自己是麋,认为狗真的是我的朋友,互相顶撞翻滚,越来越亲热。 2.那些别家的狗看见它,又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了,路上一片血肉狼藉。 三、恃宠骄横的人决没有好下场。

10.伤仲永

金溪县有个人名叫方仲永,祖代都从事农业。仲永五岁时,尚未认识书写用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它。他的父亲感到很奇怪,到附近人家借了给他,他立即写出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主要意思是孝养父母、团结家族,曾传给一乡秀才看过。从这以后,随便指一个东西作题目,他立刻就能写出一首诗,诗的词句、内容都很不错。县里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奇才,渐渐地敬重礼遇他的父亲,有的人还用钱求他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为人作诗讨钱),不让他学习。我早就听说了这件事。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他,此时他已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已和从前的名声不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

10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一、1.写 2.以这件事为奇 渐渐 以……为宾客 3.以……为利 4.死去的父亲 二、1.天天带着仲永在县里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2.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他来,舅舅说:“才智完全消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三、本文写一个孩子从未读过书,突然不但会写字,还能作诗,虽然有传说夸张之嫌,但作者的本意是规劝人们要不断努力学习。 11.盲人识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一、l.眼瞎 2.古代乐器,形状像笛 3.洞晓 4.用手摸

二、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2.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12.献曲求诗

宋神宗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是苏东坡生日,生日酒席摆在赤壁矶下。人们坐在高高的山峰上,可以低头看到树顶上的鹊巢。大家酒兴正浓的时候,江面上响起了笛声。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得音乐,他们对东坡说:“笛声很有新意,决不是一般的乐工。”派人去询问,原来进士李委听说是苏东坡的生日,专门作了一支南曲《鹤南飞》献给东坡。大家呼喊他,让他来到跟前,原来是个戴着青头巾、穿着紫色皮衣、腰间插了一支笛子的人。他吹奏完新曲,又畅快地吹了几个曲子,笛声嘹亮,就像要穿透云层崩裂山石一样,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李委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很好的纸,说:“我没有什么要求您的,如果能得到您的二首绝句就很满足了。”苏东坡笑着答应了他的要求。

一、酣(喝得痛快,酒兴正浓) 俗(一般、普通) 腰(腰间插着) 既(已经,以后)。 袖(从袖子里) 从(听从,答应)

二、1.客人中有姓郭、姓尤的两个人,很懂音乐。 2.在座的客人都举杯痛饮而纷纷醉倒。 三、抛砖引玉 四、《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王猛为京兆尹

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任命中央禁卫军营的将领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京兆尹之职。特进、光禄大夫强德是太后的弟弟。他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财物、子女,成为老百姓的患害。王猛刚一到任就把强德拘捕了,上报皇帝后不等批示,就已把他杀了,陈尸于市;苻坚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已来不及。王猛与邓羌志趣相投,疾恨坏人,纠查案件,没有什么顾虑,一个月左右,被杀掉、判刑、免官的权豪和贵戚有二十多人,朝廷震惊,邪恶的人连大气也不敢出,路上丢失的东西无人拾取,治安很好。苻坚感叹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是有法治的!”

一、l.京城最高的地方官长 2.朝廷中一种特殊的官号. 3.初到任 4.志趣相同

二、1.醉酒闹事、倚势横行,抢人家财物、子女,成为当地百姓的祸患。 2.苻坚

11

龙 文 教 育 语 文 讲 义

派臣下快马传旨赦免,没有来得及。

三、1.王猛不怕权贵,严格执法,是国家的重臣。 2.秦王坚在王猛严肃执法之后,叹道;“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他岂能无法,只是无必行之法,袒护亲属是“刑不上大夫”。 14.三镜

正月十七日那天,魏徵去世了,皇上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都去吊唁,赏给羽盖鼓吹,恩准陪葬昭陵。魏徵的妻子裴氏说:“魏徵一生节俭朴素,现在用一品官的仪仗举行葬礼,这不是死者的心愿。”全都推掉不接受,而用布篷车载运棺柩埋葬。皇上登上禁苑的西楼,望着灵车痛哭。皇上亲自撰拟碑文,并刻在石碑上。皇上思念魏徵不止,对左右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正衣整冠;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发现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一、1.现在 2.推辞 3.停止 4.心愿

二、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用古史做镜子,可以从中看出盛衰的道理;用人当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与失。魏徵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三、 贞观之治

15.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一、1.看 2.尽 3.倚仗 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