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旗历代王爷

阿布哩协助下据城固守,坚守待援。阿旗固守孤城3个月,伤亡兵丁100多人,长史叠立格尔、达赖等阵亡。回军七八千人攻城不下,便将城外王爷祖陵、 西花园亲王府第、商号民居抢劫烧毁。北寺也被攻破,活佛藏匿山洞,被牧民英雄阿木吉尔嘎拉救出送回定远营城。匪徒进攻南寺时,60多名喇嘛兵顽强抵抗,歼 敌300多名。同年七月九日,宁夏嵩武军首领张曜派遣部下杨春祥率兵援救贡亲王,世禄、坤库善骑兵、步兵各队配合助剿,立解定远营之围。阿拉善旗亲王兵马 队和清军乘胜追击,毙敌甚多。叛军败退途中纵火将南寺焚毁,越贺兰山退至宁夏境内。清军越贺兰山乘胜追击进军宁夏,平罗、沙金托海、三道河、磴口、石嘴山 皆被平定。到1872年,阿拉善旗境内的散匪流寇方被彻底肃清。

在捍卫家园的战斗中,阿拉善军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英雄人物:王公代表人物协理台吉阿布哩多谋善断,指挥有方,卫旗有功,被贡亲 王授予“丞相协理、莫日根代钦、希都尔古巴特尔(聪明智慧、英勇战斗、赤诚忠实的英雄)和阿其拉勒图斯钦济农(忠孝智慧的首领)”荣誉称号;阿拉善民间传 奇人物、牧民英雄阿木吉尔嘎拉,浑身是胆、英勇善战,被清帝封为护国公;僧侣俊杰确英和色崩服从王爷旨令不顾自身安危,率领僧兵保卫寺庙和家园,被王爷分 别授予“莫日根乌尤图(睿智有才的)宰相”和“乌宁其希都尔古(忠心耿耿的)宰相”贵族称号。

设立台站 转输军需

同治年间,我国西北地区陷入战乱状态,交通要道梗阻,内地驿站瘫痪,公文奏折无法传递,粮饷用品不能供应,军队无法指挥调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阿额两旗与京城中央政府失去了联系。

1863年(同治二年),清廷兵部和理藩院札文命令阿旗设立战时驿站。驿站是古代传递公文、转输军需和差役人员途中歇息之地。1864年,阿拉 善旗设立台站递送公文军需,南自张掖、酒泉,西自额济纳的军报至乌拉特旗以达归化(呼和浩特)。同年三月以后,贡亲王备办驼只驿卒开通阿拉善驿站,转输军 粮、弹药,传递文报,支援清廷平息暴乱。

1875年(光绪元年)四月,为筹办左宗棠西征新疆军粮,清廷在阿拉善旗设粮台,雇驼从阿旗北草地运粮至新疆巴里坤军前。八月为广筹粮秣设北 局,总局设于归化,宁夏、包头设分局。台站经定远营取道察汗庙,至喀尔喀边境的巴尚图素庙,与归化、包头粮驼汇合,前后40天可达巴里坤,沿途共设台站 34个。每20天从宁夏发运粮食一次,每次可运官斛800石。1875年八月一日首批粮驼试运启程,至1878年(光绪四年),阿拉善旗台站总共运送军粮 28.8万石左右。1878年七月,关内外战事结束,内地驿站渐次畅通,为节省开支,阿拉善蒙古台站全部裁撤。

同治年间至光绪初年,阿拉善旗奉旨经营的驿站粮台达到了传递军情、运送军需、勾通联系的战略目的。阿拉善旗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全旗提供驿驼万峰 以上,耗费白银5万两之多。在阿拉善旗札萨克亲王贡桑珠尔默特的组织领导下,各级官吏驿卒和驼户顶酷暑冒严寒,长年奔波在沙漠戈壁之中,确保了驿路的畅 通,为战争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七)

多罗特色楞

阿拉善旗七代八任旗王,大约出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是贡桑珠尔默特亲王的第二个儿子。多罗特色楞的青年时代是在“同治回乱”中度过的,经过战争的 历练,成长为一个精于世故、头脑灵活、处事圆滑的人物。1873年(同治十二年),阿拉善旗公衔头等台吉多罗特色楞担任乾清门行走,在朝廷学习办事;第二 年十二月初八日参加了同治皇帝的葬礼,十二月初九日,在养心门外瞻觐西太后和刚刚即位年仅4岁的光绪皇帝。 多罗特色楞深谙为官之道,善于交际,广结善缘,从政以后经常来往于阿旗和京城之间,主要居住在京城亲王府邸,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交 往频繁,为阿拉善旗、亲王本人及其家族谋取了最大的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1876年(光绪二年),奉旨承袭阿拉善旗札萨克和硕亲王,光绪四年担任御前行 走。次年,其弟镇国公衔头等台吉巴拉沁班咱尔廓察世袭国公爵

位。1880年(光绪六年)十二月,多王在养心门内瞻觐皇帝和太后,出行车驾使用紫缰。 1885年(光绪十年)十二月,赏多王出行使用黄缰;1886年(光绪十二年)、1888年(光绪十四年),在养心门瞻觐;光绪十五年加二级,并参加了光 绪皇帝的大婚典礼,普天同庆,太后懿旨,赏阿拉善亲王黄马褂;1894年(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60寿庆,首重亲贤,特沛恩纶,太后赏多王素貂褂。 1910年(宣统二年 ),多罗特色楞亲王病故,在位34年。清廷赏治丧费白银500两,派人致祭吊唁。谥号呼图克图诺颜,意即“活佛”一样的首领。 消弥边界纠纷 确立东段旗界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清廷派遣侍郎拉都琥、达赖喇嘛的使者约阿拉善和硕特部部长和罗理至东大山,三方口头议定了阿拉善旗界四至:清廷赐 封贺兰山以西,额济纳旗以东,喀尔喀以南,明代长城以北,各以距边60里为界,为阿拉善旗游牧地界,并绘制了地域边界图。以后又开设了石嘴子、赤木(三 关)口、札峡口和宿嵬口交易集市,供宁夏和阿拉善蒙古民间贸易。大约从雍正年间开始,宁夏民人到贺兰山阴樵采,阿拉善牧民至山前放牧的事件时有发生。 1741年(乾隆六年),阿拉善亲王请求确定边界,理藩院发文,川陕部堂重申了宁阿边界,告戒双方不得越60里界外樵采和游牧。1769年(乾隆三十四 年)以后,阿拉善旗在贺兰山阴相继修建了南、北二寺,双方发生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