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土豆的前世今生
作者:崔明理
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年第46期
自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以来,已经有一批企业在马铃薯主食化上先试先行,研发出马铃薯馒头、面包、薯馕等主食产品,“把土豆不当干粮”将成历史,我国马铃薯主食化前景值得期待。可是你知道,我国的马铃薯从何而来,为何被称作“洋芋”?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进甘肃省定西市的薯都博物馆,一探马铃薯的究竟。
据薯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叶荣介绍,博物馆于2016年6月14日正式开馆,由定西市安定区筹资建设,以全新的角度、立体化展示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及广阔前景。走进博物馆,我们能够看到马铃薯演进、传播的清晰脉络。 起源南美
作为当今世界仅次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因其浆果酷似马铃铛而得名。由于它来自国外,民间俗称“洋芋”。
马铃薯最早扎根于南美洲海拔3800米之上的安第斯山脉。由于高海拔和寒湿气候等因素的作用,孕育了马铃薯野生物种的最初萌芽。距今大约7000年前,一支印第安部落在安第斯山脉的的喀喀湖区安营扎寨,是他们发现了马铃薯的块茎。这种可以食用的块茎挽救了身处饥饿窘境的印第安人,他们将马铃薯的种植扩展到整个安第斯山区,辛勤的劳作换来了五彩斑斓的累累果实,人们将它敬称为“丰收之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入欧洲
16世纪后叶,马铃薯从原产地向外传播,它落脚的第一站是掌握了航海技术的欧洲。起初在欧洲人的眼里,外形丑陋的马铃薯被认为是有毒食品,是魔鬼的化身,只能作为家畜的饲料。后来他们被马铃薯美丽的花朵吸引,并发现了它的浆液能够消除脓肿和溃疡,马铃薯饱受冷遇的状况才有所改观。
17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战争和饥荒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谁来拯救欧洲?是马铃薯。饥荒和战争改变了人们对马铃薯的偏见,马铃薯的形象逐渐变得鲜活和可爱。到了18世纪末期,马铃薯已经成为多数欧洲人的主食,甚至成为上层社会餐桌上的美味。 走进东方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首先是荷兰人把马铃薯传入新加坡、日本和中国,“荷兰薯”开始在亚洲落地生根。在我国北起白山黑水,南至南海诸岛,东始沿海之滨,西到青藏高原和新疆,都有马铃薯种植。
马铃薯最早现于我国史料记载,是在明万历年间(1573年 - 1620年蒋一葵所著的《长安客话》:“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而此差松甘。”无独有偶,万历朝另一文人徐渭亦有五律诗《土豆》一首:“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徐渭一生辗转南北,见闻广博,却为区区土豆作咏,将其视作上等美食,足以说明马铃薯在万历年间仍属于难得一见的稀罕之物。 明清之际,马铃薯的栽种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亦不断提高,是以开始突破贵族食物的藩篱,转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拢。到了清朝中叶,马铃薯种植得到迅速推广,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可耕地迅速扩大到海岛、丘陵、山地等广大区域,这不仅极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也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一度成为普通百姓的“救命”主粮。
目前,全国马铃薯布局有四大类型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南方冬作区。其中,北方一作区占我国马铃薯的“半壁江山”。这里气候较寒冷,无霜期短,夏季气温不太高,雨热同季,或夏季雨少、春季干旱。这些地方的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般是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九月份收获,土地冬季休闲,一年只种一季,因此被称作北方一作区。在中原及南部地区,也就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偏高,秋霜来得晚,气温下降缓慢。这里的农民一年可以种植两次马铃薯,叫做中原二作区。近年来,西南一、二季混作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较快,已占比达39%,极具发展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883.8万公顷,产量3326万吨。农业部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