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对提高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初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世界科技文化的广泛交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流工具,愈来愈受到重视。广大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但英语教学受课时、教材的限制,中学生对科普英语的接触较少,高中英语课本中科普文章的数量不足二成,以至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后,面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英文原版文章,往往是不知所云。

这就对中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使中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工具来扩大视野、增长科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课题对不受课时、教材限制的校外教育来说,提供了研究与实践的平台。

全国首创的“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就是在这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原市少科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上海交大外语学院、上海科技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联合主办了此项活动。

二、研究与实践

1、以竞赛为抓手,引导学生重过程,轻结果。

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对象为在校中学生,高三学生得一等奖可获高考加分,开始时学生往往看重的是竞赛结果。我们认为竞赛只是抓手,重要的是过程,因此在活动的组织宣传过程中我们强调这一点,在实际运作上更是注重这一点。

(1)推荐科普阅读资料,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科普文章的水平

当前,国内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资料、书籍极少,学校教师教学任务繁忙,不可能为学生寻找更多的阅读资料,校外教育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为此,我们订阅了部分国外中学生科普期刊,由市科教中心牵头,请专家教授从期刊中精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短文,加上注译和练习,编写成《中学生科普英语阅读文选》,高中出版了三本,初中一本,《初中科普英语阅读文选》,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本适合初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英语课外读物。最近又在组织新编高中、初中各一本科普英语阅读文选,将于2003年3月出版。

《科普英语阅读文选》将国外最新的科普知识介绍给中学生,文章选自国外原版,语言上原汁原味,内容上是世界科技领域热点,让学生在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动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国式英语的语言习惯。每年另编写一本竞赛辅导资料,内含二十篇科普英语短文及译文,提供学生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初步接触科普英语翻译。

学生调查中反映,我们提供的阅读资料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展示了迥然不同于英语课本的另一天地,萌发了读懂它的强烈愿望,不少中学生将阅读资料中每篇课文都背出。

(2)组织讲座,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校英语教学过程是知识点的累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个知识点就像一片片叶子,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一片一片地交给学生,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才能组合成一棵完整的大树。校外教育的灵活性使它能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进行知识传授,科普英语讲座可以用专题形式,先在学生眼前展示一根树杆,然后教学生如何把相关的叶子一片片匹配上去。

每年我们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参加科普英语辅导讲座,聘请大学教授、英国留学硕士等外语专家直接面对中学生讲课,内容如:“学好构词法—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捷径”、“科普英语文章的阅读技巧”、“如何在实践中提高听说能力”等,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对他们中学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学习都是有用的。同学们普遍反映:科普英语讲座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使他们大开眼界,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英语天地。

2、注意科普性与语言工具性的有机结合

“科普英语”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英语的环境下学习和熟悉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知识及当前社会热门的科普知识;二是初步了解和掌握科普英语翻译和日常英语翻译的不同特点,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使用英语

1

工具,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科普英语”就是科普教育和英语学习两者的有机结合。

“科普英语”既与学校的英语教学有共同点,如语法的学习、词汇的掌握,但又不同于学校英语教学,它要求学生掌握科技文章其特有的词汇特点和语法结构,学会翻译科技文章和英语议论文的写作,在当今时代更富有实用性,同学们在活动过程在体会到,科技英语真是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我们从阅读资料的编写到讲座内容的安排,都贯彻注重英语能力的应用、英语知识与技术信息相结合的原则,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发明创造、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等领域,教会学生用英文语言工具扩大的知识面。

3、注意能力的培养,摈弃传统的外语学习上的死记硬背

语言只是一个工具,在实际运用中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英语学习的评价标准也应该落实在应用能力上,即:读、写、听、说水平;文理渗透及综合应用能力。科普英语竞赛的命题原则、评分标准都从这一点出发。

竞赛题型从易到难,初赛以普及为主,题型为:辨错、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复赛是提高,题型增加了听力、翻译、作文,这三类题型占总分的70%,强化了应用能力的考核;决赛为口试,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试。

我们发现,单纯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在科普英语竞赛中不一定能获高奖,而是知识面广,文理综合能力强,英语好的学生才能得一、二等奖,竞赛中男同学的获奖比例略高于女同学,这在其他英语竞赛中是少见的,这样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文理并重,全面发展,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摈弃传统的外语学习上的死记硬背。

4、注意活动形式的不断创新,改变单纯的知识竞赛模式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形式,从单纯的竞赛模式扩展为指导阅读、组织讲座、竞赛考核的系列活动;活动对象从高中辐射到初中,正探索向小学延伸;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从单一的笔试到综合能力的考核,改变了单纯的知识竞赛模式。

第一第二届只有笔试,第三届加听力测试,第四届增加了口试。自第七届以来,口试采用类似网上“聊天室”的新形式。进入决赛的学生随机分成3人一组,先进行为时一分半钟各显神通的自我介绍,然后根据事先准备10—15分钟阅读原版英语材料,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在“聊天讨论”过程中一比高低。他们从动物的第七次大灭绝到21世纪前沿科学;从成都的“无车日”到上海的磁悬浮列车;从人类与生态到恐龙为何绝种??天南海北,学生们争先发言,互相讨论,相互补充,考官们更是参与其中,不是简单地做裁判,而是用“Good!”来鼓励学生们的创新,就是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评委给学生的知识面及口语水平打分。这种方式让参赛学生既有聊天的宽松环境,也有亲临辩论的紧张气氛。难怪参加决赛的所有同学离开赛场时都笑嘻嘻的说:这样的竞赛从未参加过,不是“紧张”而是“有劲”。大同中学黄涵清同学从激烈的决赛场匆匆赶回家后,迫不及待提笔给竞赛组委会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谈了她的感受:当我离开考场的那一刻,不是思忖自己能否获奖,而是庆幸有那么一次“如沐春风”的经历。

三、活动成果

上海市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系列活动,高中从1991年起,至今已举行了十届;初中于2001年开始,今年为第二届,活动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参加活动的学校及人数逐年增加。

高中竞赛数字材料: 届 数 竞赛年份 一届 1991 二届 1994 1915 三届 1995 2543 四届 1996 3610 五届 1997 4307 六届 1998 106 7412 七届 1999 104 7117 八届 2000 126 9280 九届 2001 140 10065 十届 2002 133 10245 参赛学校数 参赛学生数 1000

2

科普英语竞赛活动只是一个抓手,它的成果远远超过了竞赛本身,已无法用简单的数字加以表述,实际 成果在于:

1、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提高了英语阅读水平,增加了科技英语词汇的积累,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对科普英语文章常用的结构、语法、翻译要领,能举一反三,主动地进入科学殿堂,吸取科学“养分”。据统计,参加过复赛的很多同学几乎都养成了阅读原版英文杂志的习惯,并能学以致用,自己翻译短片科普文章,用英文撰写科学小论文,提高了科学素养,缩小了与现代社会要求的距离。复旦附中参加决赛的沈博同学在赛前两个多星期的日子里,除了向老师们借来了许多英语书籍外,还一头栽进了外文书店,找来了一大堆原版科技书籍,又是摘录,又是背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口试赛场里,他面对教授的提问对答如流,讨论时侃侃而谈,知识面很宽。上海华东工业大学的卢思源教授在主持第六届口试后说:“这些学生实在太可爱了,他们中部分人的英语水平以超过本校英语研究生。”

通过竞赛获一等奖,享受高考加分的是千里挑一的学生,尽管绝大多数学生自知获一等奖,取得高考加分的可能性不大,尽管我们能提供的奖品十分菲薄,但广大学生仍然义无返顾地踊跃参加,他们觉得获奖及加分固然好,就是不获奖,只要参加了讲座,参加了竞赛,就能得到锻炼,就能有所提高,他们看重的是参赛过程,“重在参与”已为同学普遍认同。为了“参与”,同学冒着酷暑,淋着暴雨赶几十公里路来听讲座;为了“参与”,生病的同学由父母陪着从医院的病床赶到考场;为了“参与”,教师用业余时间辅导学生;为了“参与”,学校专门派车将学生从学农基地接到赛场??。他们希望通过参赛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扩大英语的词汇量,提高听力、翻译、写作等应用能力。参加竞赛活动的同学普遍反映:科普英语竞赛为我们提供了展示英语综合能力的大舞台,给我们创造了学 习和锻炼的机会,竞赛中所获得的知识终身受益。

2、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科普英语竞赛设学校团体奖,以学校初赛前十名学生的总分为评分依据,对全市参赛学校进行排序,因为初赛是普及型的,初赛成绩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校英语教学的情况,因此各校对团体成绩在全市的排名十分在意,努力寻找差距,研究对策。同时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科普英语竞赛过程中,从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英语水平不断提高的事实中,体会到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活动意义所在。在我们组织的杨浦区“学生科普英语活动现场交流会”上,控江中学、复旦附中英语教研组长用他们学生的实例给科普英语竞赛活动作了评价。目前,上海已有很多学校在课内课外安排了科普英语教育活动,复旦附中、格致中学、大同中学、位育中学、等一批市区重点中学还指定专人负责开设科普英语选修课。科普英语竞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英语教学。

上海市科普英语竞赛,是一项运用竞赛活动形式,利用校外教育平台,融合中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科技英语人才的一种有效的课外科普活动。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了学校的英语教学。竞赛自1991年举办以来,已经跨越了十二个年头,十二年来,它做到了广大师生所期望的“常办常益,年办年新”,已成为上海市中学生竞赛中的一个知名品牌。

“如何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工具来扩大视野、增长科技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大课题,十二年的实践只是初步的探索过程,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高中活动如何与大学科技教育衔接;初中活动如何更生动活泼,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科普英语教育如何从小抓起,小学生的活动如何与自然常识、动手动脑相结合??这些课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