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化学同步新增分方案苏教版必修2(课件+讲义+精练):专题三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13)

课下能力提升(二十) 糖类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来源 B.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所以具有甜味 C.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 D.葡萄糖可用于医疗输液

2.下列物质中,最简式相同,但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乙烯和苯 B.蔗糖和纤维素 C.乙酸和葡萄糖 D.果糖和葡萄糖

3.本身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水解后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葡萄糖 B.淀粉 C.乙酸 D.乙酸乙酯

4.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CH2O)、⑤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⑤

5.为鉴别乙醇、乙酸、葡萄糖溶液,选用一种试剂,可为下列中的( ) A.钠 B.硝酸

C.碘 D.新制的氢氧化铜

6.蔗糖本身没有还原性,某学生将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却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蔗糖被氧化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7.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纸张上涂抹浓硫酸 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 D.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8.[双选]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纤维素在稀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反应 D.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9.下列试剂能证明淀粉已部分水解的是( ) A.淀粉碘化钾溶液与溴水

B.Cu(OH)2的碱性悬浊液与碘水 C.NaOH溶液与碘水 D.碘化钾溶液与淀粉

10.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于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元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糖元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11.学生甲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加热10 min后,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出现,另一份溶液加入碘水,结果无蓝色出现;学生乙在一支试管中放入0.5 g淀粉后,再加入质量分数

为20%的硫酸溶液少许,加热45 min后,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中和硫酸,再将溶液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有银镜产生,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少量碘水,未出现蓝色。

(1)学生甲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 )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3)学生乙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乙的实验现象,判断淀粉的水解情况是( ) A.完全水解 B.部分水解 C.没有水解 D.不能准确判断

12.Ⅰ.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甲同学做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遇碘水变蓝色;

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乙同学将34.2 g蔗糖与16.2 g淀粉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完全水解,请回答:

(1)“一定条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淀粉和蔗糖已经水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3.已知:RCOOH+CH2===CH2+O2

2

RCOOCH===CH2+H2O

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有机物A,A、B、C、D、E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连续氧化

(1)B是石油化学工业最重要的基础原料,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淀粉―→葡萄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下能力提升(二十)

1.解析:选B 淀粉和纤维素均属于糖类,但糖类物质不一定具有甜味。如:纤维素没有甜味。

2.解析:选C A、B项最简式不同;C项,最简式相同,但分子式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

3.解析:选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乙酸乙酯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为乙酸和乙醇,它们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乙酸也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水解。

4.解析:选B 甲酸甲酯(HCOOCH3)的分子式C2H4O2符合 Cn(H2O)m 通式,但不属于糖类;甲醛(CH2O)符合Cn(H2O)m 通式,但甲醛不属于糖类;乙酸(CH3COOH)的分子式为C2H4O2,也符合Cn(H2O)m通式,但乙酸也不属于糖类,故B项正确。①纤维素和③淀粉属于糖类中的多糖。

5.解析:选D 乙醇不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乙酸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溶液变为蓝色,沉淀消失;碱性条件下,葡萄糖溶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6.解析:选D 蔗糖水解可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7.解析:选D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纸张上涂抹浓硫酸,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而变黑;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变蓝色。

8.解析:选BD 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与水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的是分解反应,D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9.解析:选B 取少量试液加碘水,若溶液呈蓝色,证明仍有淀粉存在;另取少量试液,用NaOH溶液调节溶液pH>7,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证明淀粉发生了水解。

10.解析:选C 尽管糖元、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均表示为(C6H10O5)n,但三者的n值不同,三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且三者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C6H10O5基团,而不是“CH2”基团,故三者也不属于同系物;糖元与淀粉、纤维素的性质相似,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11.解析:(1)学生甲的错误是用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先加碱来中和硫酸,因为银氨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存在,故不能与葡萄糖反应。(2)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无蓝色现象,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选A项。(3)学生乙的错误是向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碘水之后不变色,有可能是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淀粉有可能完全水解也有可能未完全水解。(4)根据上述现象只能说明已经有水解反应发生,故选D项。

答案:(1)用银氨溶液检验前未加碱中和硫酸 (2)A (3)向水解液中加入了过量的NaOH溶液 (4)D

12.解析:A遇碘水变蓝色,则A为淀粉,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且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为葡萄糖,C为蔗糖。淀粉、蔗糖在无机酸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只要使水解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Cu2O)生成,即可判断淀粉、蔗糖是否已经发生了水解。

答案:Ⅰ.(1)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Ⅱ.(1)无机酸或酶作催化剂

(2)加碱使水解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即可证明糖类已经水解

13.解析: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葡萄糖,反应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