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份试卷合集)山西省晋中市2019届九年级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果实累累 狡黠jié 婆娑suō 坦荡如坻

..

B、旁溢斜出 干涸hé 刹那间 shà 浮想联翩

..

C、生意盎然àng 诓骗 打折腿 shé 彬彬有礼

..

D、光彩熠熠 麦秸jiē 挑剔 tì 押苗助长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 ....B.菲律宾虽欲扩大军备,但财力贫乏,面对美国的天价先进武器,只能望洋兴叹。 ....

....

C. 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D.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的关键。

B. 夏天的紫薇公园,林木葱茏,凉风习习,真是我们纳凉避暑的好季节。 C. 互联上的资料不仅丰富,而且查起来方便快捷。

D.昨天下午,学生会干部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同学关于开展“读好书”活动的意见。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径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D、君将哀而生之乎。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一般说来,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等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而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

B.古代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做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阳,河阳就是指黄河的南岸。 C.“寒舍”用来谦称自己的家;“驾临”是欢迎对方到来的敬辞。

D.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驳论文反驳的方法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用了驳论证和驳论点两种反驳方法。 6、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须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②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③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④正因为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 7、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人路上掉了一张餐纸,清洁人员追上去说:“老家伙,你怎能乱扔垃圾?真没素质!”

B、小刘到书店买到了梦寐以求的书,临走时,店老板说:“谢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C、快递员送货延时,收货员说:“你是腿短呢,还是属蜗牛的?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

D、端午节放假,有友发帖:“真要感谢屈原!如果没有他投江,哪来这么愉快的假期?”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选自《捕蛇者说》)

①③

【乙】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②陈。楚救陈,军于城父④。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

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⑥曰:“孔子贤者,所刺讥⑦皆中诸侯之疾⑧。今者.

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

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⑿⒀⒁⒂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迁:迁居。 ②伐:攻打 ③ 军:驻扎 ④城父:地名,春秋时楚国之地,在今

河南宝丰县。 拜礼:前往拜见,接受聘礼。 ⑥谋:商议,商量 ⑦刺讥:指责讽刺

⑧疾:弊病。 ⑨所设行:所作所为。 ⑩用:起用。⑾用事:主事。 ⑿相与:共同。⒀发:调发。 ⒁徒役:役使 ⒂莫能兴:不能站立起来。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孔子用于楚(被) B.而乡邻之生日蹙(蹙:窘迫) ..C.向吾不为斯役(向:从前) D.楚使人聘孔子(聘:聘请) ..

9.下列句子中的“ 若 ”字意思和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曾不若孀妻弱字 B若毒之乎

C.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D.以为莫己若者 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而乡邻/之生日/蹙 B.今其室/十无二三焉

C.孔子/迁于蔡/三岁 D.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11、下列选项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甲文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乙文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B. 甲文通过蒋氏的故事揭示了古时的赋敛之毒,乙文中孔子没有成功到达楚国。 C.甲文蒋氏不愿恢复赋税的原因是“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乙文孔子被围的原因是“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乙文字里行间写出了陈国和蔡国大夫对孔子被楚国起用的害怕。

12、对选文写作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第二段以乡邻们在重赋逼迫下“非死则徙,以至十室九空”的情形,跟自己“以

捕蛇独存”的情形作对比来突出“敷敛之毒有甚是蛇”,乙文则通过陈蔡两国大夫的语言描写,侧面表现孔子的贤德使他们感到害怕。 B、甲文是一篇“说”。说,是古代文体名,跟现在的杂文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乙文主要是告诉读者孔子没能达到目的的前因后果,是记叙文。

C. 两文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甲文是蒋氏自陈心曲,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乙文娓娓道来,语言犀利、直接。

D、甲乙两文的语言都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都表现了主人公豁达、乐观的性格。 二、非选择题(46分)

13.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2)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14、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目的是“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你如何看待他这一行为?(2

分)

15.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徜徉古代诗词长廊,跟随古人的脚步,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景,还能领会到美情。读杜牧的《泊秦淮》,我们可以欣赏到秦淮河畔美丽的夜景 ;读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们可以欣赏到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 。

读李商隐的《无题》时,我们会被两个有情人忠贞不渝的爱情深深感

动 , 。 (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且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的名句是 , 。 16.文学常识填空。(2分)

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卷诗。

② 一个人如果能像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笔下的 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地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17、综合性学习 (6分,每小题2分)

(1)下面四幅“秋”字书法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

(2)秋天有两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主要风俗分别是吃月饼和赏月,赏菊和登高,这两个节日依次是 , 。

(3)关于秋天的诗词曲有很多,你能写出连续的两句吗?

, 现代文阅读

(一)男孩的十四岁 张俊杰 (8分)

⑴男孩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想法:“我要退学,我一天都不想在教室里呆了,我一进学校就烦!”

⑵男孩想,父亲会揍他一顿,至少会骂他个狗血喷头。奇怪的是,父亲非但没有揍他,甚至连骂都没有骂一声。父亲只是靠着门框蹲着抽烟,一支接一支,弄得满屋烟雾弥漫,如同战争打完硝烟弥漫的战场,宁静而可怕。

⑶终于,父亲吐出一口烟雾,重重地说了声“好吧”,然后就上床睡觉了。简短而有力的话语,如一块石头在男孩心窝上砸了一个坑。男孩知道,父亲默许了,默许得很沉重,让男孩想反悔都反悔不起。

⑷尽管如此,男孩还是很庆幸,少年的恐惧是很快就会被胜利的喜悦冲淡的,终于不上学啦,不用早起啦,男孩想。但男孩想错了。第二天天刚亮,父亲便喊男孩起床。出门前,将男孩母亲平时用的锄递给男孩说:“你不上学啦,以后就别让你娘下田啦。”

⑸那时,麦子刚收割完。天气干燥,田里极旱。父亲说:“锄第一遍麦茬地很关键,锄好了整个夏天都不会长草。”于是,男孩便跟在父亲的背后锄地。不干活时男孩怎么也不会想到,麦茬地比柏油路还硬,不动脑筋的活并不好干。第一天下午收工,男孩手上磨出了好几个晶莹剔透的水泡,手心像是着了火,生疼。第二天下午收工,男孩的双手已经麻木。夜里一觉醒来,手皮发紧,手腕发酸,连拳头都握不住了。

⑹第三天早起,男孩伸出肿胀的手让父亲看,希望能引起父亲同情放自己一天假,哪怕不放假夸自己一声也好。但父亲看了看说:“刚开始干农活都是这样,慢慢就好了。”父亲将“农活”二字咬得很硬,目光像钉子,声音如冰雹,冷漠而坚定。母亲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想上前说话,但她观察了好几次父亲的脸,终于没有说出来。

⑺第一遍地锄完了。男孩想,终于可以松口气啦。可是丢下饭碗的父亲抬头看了看西边的红霞说:“准备浇地吧,看来一段时间天不会下雨啦。”

⑻天旱河水也紧缺,河经常断流。白天浇不完,夜里不得不睡在河边等水。男孩迷糊着惺忪的睡眼来到西边地头,离地头不远处有一处坡,坡上堆着干燥的麦茬。月光皎洁,水流泛动着月光,离坟还很远。男孩便坐在坡上等水,等着等着不知不觉就躺下了,连日的疲劳铺天盖地地袭向男孩……当夜,男孩病倒了,发高烧,说胡话。

⑼第二天醒来时,母亲坐在床边抓着男孩起泡的手流泪。见男孩醒了,母亲说:“你昨夜发高烧,不停地说胡话,说什么我明天还要上学,娘你早点喊醒我,别让我迟到……” ⑽男孩一听,大哭起来。其实,男孩几天前就后悔了。饭桌上,父亲说,想上学可是你自己说的,要上就得上出个名堂,不准再打退堂鼓。这一次,父亲的话多了点,声音沉重而坚定,不容商量。

⑾两年后,男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三年后,男孩考上了大学。临走前一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饭桌旁说闲话,无意中又提到这件事,母亲说:“你爹的心真硬。” ⑿父亲抽了两口烟,叹了一口气,说:“哪个当爹的不疼自己的儿呀”。 ⒀那个男孩就是我,那年我14岁。

18.阅读全文,文中主要写了14岁的男孩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0字之内) 1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